第2章 大額初遊封神壇,太公細數西岐事(1 / 2)

且說那大額神行至半山腰,不由得拿出風水輪盤目測一番,斷定西周的龍脈已在腳下,而自己已到了龍之腰。封神廟應就在此處不遠了。想到馬上要見師傅了,不由一陣激動。就在此時,卻見一壯漢背著一老婦人徑自往山穀走去,那壯漢氣力倒不小,背著人仍能腳步匆穩。大額神料此人不是孝子便是逆子。須知那西岐山荒原千裏除了有座封神廟再無別的人煙建築。八十年前自己就是因萬念俱灰欲了斷於此。當下也不彰顯,便尾隨壯漢看其欲意何為。那壯漢終於在一荒草叢中停了下來,也不喘氣,顯是毫不費力。那老婦唉了口氣,麵卻不朝著壯漢,喃喃道:“母親不怪你,你自去吧。”壯漢欲轉身離去似又覺得不妥,轉回在老婦跟前跪了下去拜了三拜,這才起身離去。

大額神原以為此壯漢或是背母上山采藥也未可知,如今看來是此人欲拋棄老母於荒山而自行離去,不由怒氣橫生。大額未入道之前雖是一文人,卻是嫉惡如仇,最恨便是不忠不義,了無孝道的人物,如今見了此番景象,哪裏忍受得住,便要施法將那壯漢製服,轉念一想,若在此處動用道術,恐怕會驚擾封神台的諸神,要是驚動了岐靈神讓他有了預備就壞了此次下凡的使命了。大額到底是心細之人,便暫且放過那壯漢,往老婦人那去尋個究竟。

遂行至老婦人身旁,天色已漸暗,那老婦嘴裏仍自喃喃不休也不知念叨的是什麼,絲毫未發覺有人靠近來了。大額細看,卻原來是雙目失明,癱瘓的一婦人。大額開口問道:“老人家何故在此?”那老婦見有人問話,停止了喃喃,卻並無半分驚訝,幽幽地道:“老身時日不多了,此處便是我的歸宿,知足啊!”大額大感意外:“老人家何處此言那?”老婦道:“我已活夠了,能葬身在這裏是我的福分。”說罷便再不言語,大額正不知如何是好。卻見老婦忽然雙目圓睜,自行筆直仰臥在雜草之上,原本癱瘓的四肢竟也是恢複一般,不消一刻竟已不知去向。大額神大駭,更後悔自己見死不救。暗自驚道:“看來這岐山真是有靈異作祟。”同時又暗自慚愧自行道術的淺薄,未能識破此中詭計。當下也不再耽擱,先上封神廟見過師傅再做定論。

封神廟內薑太公喜研天書,雖足不出戶卻盡知天上人間之事,廟內有一尊他的供奉像,手持打神鞭,諸神莫不聽命,世人仍可想象其當年助武王伐紂,舞動打神鞭封神的英武情形。但此刻薑太公的真身卻並不在封神廟裏,隻有兩個金童在廟口踢球玩耍。大額神上前問之,童子道:“師尊到封神台巡視去了。”大額又問此處到封神台有多遠,童子道“不遠,至西岐山頂便是。”大額神便自朝封神台而去。

直至午夜,方才到達山頂,見有一杆狀物似乎屹立當中不見其尾,竟似直通天庭,大額料想此必就是封神台無疑了,那大杆上密密麻麻記載著無數神靈之牌位。細看,有泰山大齊仁聖大帝黃飛虎,南嶽衡山司天昭聖大帝崇黑虎,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聞仲,火德星君火靈聖母等,還待細看,忽而星光爍動,卻正是自己的師傅在杆的天端俯視著自己,大額忙自報名號:“弟子大額,奉元始天尊之命前往岐山探龍脈之虛實,特先來拜見師傅。”言畢,薑太公方才現身,隻見一須發皆白,精神矍鑠的老者,此正是執掌封神台的薑太公子牙。大額連忙上前行闡禮,拜見師傅。薑太公樂嗬道:“原來是你,不知修道如何?”大額道:“承蒙師傅教化,弟子一心向道,潛心修煉,至於到何種境界,弟子也未曾知,有待一試。”薑太公笑道:“好,好,今日既到了封神台,那便帶你遊覽一番,方可不虛此行。”大額正有此等意思,今見師傅發話,自然喜不自勝,忙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