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回(1 / 3)

他出生的時候,他的父皇和母妃給他取名,單字,昭,光明,日,明亮,可是他的人生在六歲以後就再也沒有明亮過。

母妃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父皇與母妃鎮日形影不離,父皇無數次說“昭兒像朕”

母妃總是溫柔地笑著看著父子倆個,那時候他是幸福的,母妃居住的關雎宮溫馨和樂。

忽一日,他自上書房讀書回來,關雎宮的氣氛緊張,宮女和太監每個人臉上都寫著驚恐,他尋遍整個寢宮,也不見母妃身影,他朝著奶娘大聲喊:“母妃那裏去了?”

奶娘神情悲涼,含淚道:“蕭妃娘娘被皇上打入冷宮”

他難以置信,父皇愛母妃,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對一個妃子,是男人對女人的愛,父皇每日必臨關雎宮,父皇母妃出雙入對,須臾不離形影。

一夕之間,什麼都變了,是他幼小的心靈所不能理解的。

他瘋了似地要去冷宮找母妃,被宮人豁出命攔住,過幾日趁著宮人不備,他去找父皇,可父皇避而不見,隨即傳出旨意,他永遠不得見生母。

他偷偷跑去冷宮,冷宮有侍衛把守,他想方設法也沒見到母妃,兩年裏,他隱隱約約從宮人閃爍言辭中,得知他的母妃私通禦前帶刀侍衛,令他父皇震怒,他當時小不懂這些,可他長大成人後,越來越覺得這是個陰謀,母妃愛父皇,他即便小,也懂得。

終於,機會被他等到了,那是一年的元日,節下宮中熱鬧,趁守冷宮的侍衛疏於防範,他偷偷溜去冷宮,那個夜晚天很黑,沒有星星,他爬上冷宮牆外一棵古樹,看見冷宮寢殿的燈亮著,母妃一定還沒睡,他剛想從樹上溜下去,就看從裏麵出來三個人,一刹那借著冷宮裏射出的微弱光亮,他認出其中一人是皇後宮裏的,那三個人很鬼祟,動作機敏,似深諳武功,轉瞬消失在暗處,沒有蹤影,他就覺得不對,忙爬下樹,寢殿的門開著一條縫隙,他扒著門縫往裏一看,殿內一燈如豆,他輕輕推開殿門,四處無有一人,突然,他發現裏間門口暗影裏躺著一人,一手朝前伸著,像是求救的樣子,他驚呼一聲,“母妃”就撲上去,任他怎麼叫,母妃也不回答了。

好在冷宮偏僻,少有人來,更何況是深夜,跟著母妃那個宮女大概已睡下,侍衛年下宮中賞酒宴,不知哪裏高樂去了,他正哭得昏天黑地,身後宮門響,都未聽見,一個人影閃身進來,他被那個人拖走,那人就是關雎宮掌事太監盛安,會一點輕功,發現主子不見,就猜到會來這裏,如果讓人知道又是滔天大禍。

母妃死後,父皇病倒,此後他一直沒見過父皇,父皇不想見他,大概愛有多深,恨就有多深,父皇恨他母妃。

他周圍都是冷漠目光,父皇指謝太妃當年的謝昭儀撫養他,他變得不愛說話,有時一整日不說一句話,除非先生考問,不得不答,其它時候,沒人知道他想什麼。

他時常一個人去後宮西南角那片竹林,那個偏僻極少有人去的地方,淡淡憂傷的笛聲透過竹葉絲絲渺渺飄出來。

一日,一個十一二歲的女孩,無意中走到這裏,被優美的笛聲吸引,那個女孩長得很美,尤其是有雙會說話的眼睛,她走近他,天真地問:“你是誰?怎麼也在宮裏?你吹得真好聽。”

“我是宮廷樂師”他不善玩笑,不知怎麼卻平生頭一回,開了個玩笑。

那個女孩就是後來的方妃,方媯,淑妃娘娘是她的親姑母,她常隨母親進宮。

此後,她進宮便來這裏聽他吹笛子,她聽得癡迷專注。

再後來,她成了太子側妃。

他十五歲封平王,立府,離開皇宮。那有著痛苦記憶的地方。

他開始一步步實施計劃,借助他母親娘家的勢力,他生母蕭妃待罪,可蕭家卻沒倒,他舅父鎮國將軍,出生入死,戰功赫赫。

他舉事之前,必得先報母仇,他反複考慮,當年殺母仇人郭皇後,如今已是當朝太後,下手幾乎沒有可能,隻能從太後親子安王入手,他要讓太後嚐到失子之痛,一如他當年失母之痛。

可是這期間,卻遇見那個女子,那個令他一生都不能釋懷的女子,情勢又急轉,他查出陷害母妃另有其人,雖然,不能確定,隻是懷疑,但這個人疑點太大了,可是這個人權利至高無上。

蕭妃死,得到好處最大的就是當今皇上,當時的太子,如果蕭妃不死的話,那麼太子之位很可能就要易主,因為當時,父皇已有立自己之意,隻不過機會還不成熟,畏朝臣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