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探奇
Keji Qianyan Tanqi
如果說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是一個圓,那麼已知的一切就是這個圓中間的部分,外麵更大的空間還是未知的。現代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我們的“圓”也越來越大了,以至於我們所接觸的未知的世界也越來越大。傳說中,是上帝創造了萬物,可是現在人類卻利用克隆技術“製造”出了一隻叫“多莉”的小羊,有人不禁問,我們能夠“製造”出克隆人嗎?能讓器官再生嗎?我們能夠蹦蹦跳跳地活到老嗎?……
人能被“製造”嗎
1997年2月,英國羅斯林研究所的維爾穆特博士科研組公布,他們用一隻羊身上的細胞,成功地“製造”出了一隻小羊“多莉”。這種采用人工方式通過細胞進行無性繁殖“製造”另一個生命的技術被人們稱為“克隆”。大家在震驚的同時,都開始問一個問題,人可以被克隆嗎?
科學家認為,就現在的技術條件看,這還是不太可能的。而且,從遺傳學的角度講,克隆是無性繁殖,克隆人與被克隆人之間應當是兄弟姐妹的關係,但如果從生育過程來看,“製造”出來的人也可以被認為是被製造的人的孩子。這種混亂的倫理關係的確令人尷尬。
另外,也有人擔心,因為克隆人和他的本體無論從哪方麵來說都是完全一樣的,所以會影響基因和生物的多樣性。
如果不去考慮倫理學和生物學方麵的影響,人可以被製造嗎?人能被“製造”出來嗎?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相信很快我們就會知道答案了。
人類還在進化嗎
許多成年人喝牛奶會導致腹瀉等症狀,但是有些人卻不會出現這個問題。這是怎麼回事呢?科學家們研究發現,人類的基因組中有一個含有乳糖酶基因的DNA大片斷,攜帶者能分泌乳糖酶,從而消化牛奶中的乳糖。幾乎80%的歐洲人和所有具有歐洲血統的美國人都攜帶有這個DNA片斷,而大部分中國人和非洲南部的班圖族人卻沒有。
據科學家推測,這個DNA片斷的產生時間並不久遠,在過去的5000至10000年間,它經曆了相當強的選擇作用,而乳牛的養殖也大致始於那個時期。這是人類基因組近期進化的一個經典例子。
那麼,人類是不是還在進化呢?對於這個問題,有些科學家認為,類似這種例子的進化格局很難影響未來人類的生理特征,因為文化、科技尤其是醫藥方麵的進步,使自然選擇對人類基因組的選擇壓力在逐漸漸小,甚至微乎其微。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已經止步不前了。
但是,另一些研究者卻認為人類仍在進化的進程當中,而且新一輪的自然選擇會再度降臨。有關於人類進化的問題,科學家們有很大的爭議,我們隻能等待科學家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會有“量身定製”的藥物嗎
很早以前科學家就發現,有些人對於某些藥物的反應和其他病人不同,比如,某種麻醉用的肌肉鬆弛劑會導致有些人無法呼吸。後來,科學家發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這些人擁有特定的基因。這也就帶來了一個問題:我們能不能根據每個人的基因為他“量身定製”藥物呢?
事實上,在科學家的努力下,現在我們已經有幾種所謂的“量身定製”的藥物了,製藥業正準備在這個領域中跨出一大步。
但是,“量身定製”的藥物對於治療疾病來說,是不是最有效的一種選擇呢?它能不能在實驗室中隨機地被製造出來以便用於測試?能不能大量地生產?還有,它能否在被身體吸收後去它該去的地方?它會不會有副作用呢?……這些問題一時還沒人能夠回答出來。看來,要真正實現“量身定製”藥物,恐怕還得等待一段時間。
器官移植的新突破
用健康人的器官代替病變器官,並讓它恢複正常的生理功能,一直是醫學家們追求的目標。事實上,在今天,器官移植已經不再是一種罕見的手術了,但是醫生和病人們仍然需要麵對一個很大的麻煩,因為在人的身體裏有一支隨時保護人體免受外來入侵者襲擊的“部隊”。這就是免疫係統。免疫係統有可能“認出”移植的器官不是自身的東西,所以會對它進行“攻擊”,這樣就會導致整個手術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