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章 繼續)(1 / 2)

“我說村山君,這個可有興趣啊?”課後侯貞追來把我叫住。

“什麼呀?”我驚訝於這個女人到底有多少副耳墜來搭配著她變幻莫測的心情,一百,一千,亦或更多?我倒無這般唐突的問她,到底是不適宜吧,沒來由的詢問令人不知所措。

我接過侯貞遞過來的表單,相比之下,侯貞塗抹著淡粉色彩的指甲更易引起我的目光,雖然它不易察覺。像是什麼呢?應該是潔淨的貝殼吧,貝殼可有粉色?大概應是有的吧。“原來是下月影評的參賽單啊”。

“可有興趣?”

“什麼?”

“就是問你是否參加啊?”

“恩,考慮一下吧。”

“最近在想什麼呢,發什麼呆啊......”侯貞懶洋洋的做了個再見的手勢,報之一個淺淺的微笑轉身離去,嘴角揚起的弧度總是這般恰到好處。

我們被一下課後便蜂擁向食堂的人群衝散,看著跑動的人們,我突然想到了“小雞快跑”這句話來,竟沒來由的笑了起來。

應該是出自一部電影中的台詞吧,是什麼,真是忘了,這麼說,是不負責任的推測吧。

接下來的一月開始忙碌起來,穿梭於學校的各個圖書館之間,我確實如同織布機上的梭子一般,每天不知疲倦的搜集著材料,單調的生活因此變得樂趣了些。坦白的說,硬要做個選擇,圖書館是我唯一自願想去的地方。怎麼說呢,更多時候,吸引我的,不是那裏或許一輩子也看不完的書,而是那種圖書館式的感覺,可以歸結為書架之間錯落有致的感覺吧,很有情調。

談起寫作,故作姿態,滔滔不絕,破天荒的有了一套自己的理解。很多時候我在困惑有故事沒情節的故事該怎麼編織?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寫之前千言萬語,可到了真正動筆時卻尷尬的令人汗顏。我想應該是寫之前任憑你的天馬行空,無需多做考慮,但一旦有了有了故事,框架的限製便會隨之而來,無一例外。小說的六要素缺一令人不適,跳躍的思維便令人不知所雲,莫名其妙起來,可我們卻忽略了生活或許本來就是這個樣子吧。於是提筆寫著亂七八糟的東西,自鳴得意。廢寢忘食倒還算不上,畢竟咱不是那號的材料。稱之為一種借口吧,從意義上講,與逃課編織借口並無多大區別,安慰,說服庸庸碌碌的心罷了。

圖書館是個奇怪的地方,它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因為你的存在而存在,而在於它本身固有的融洽。我喜歡穿梭於圖書館的書架之間,透過書架的間隙,去看那一張張突然出現的陌生的臉,會有一種奇妙的感覺,素不相識,卻又充滿期待,這樣的感覺我所喜歡。置身於正方體盒子般的空間,書架作為一種背景,或者說一種必須的道具出現,更多時刻超出了排書本身所帶來的蘊含。

可以這麼說,在此之前,我曾來過無數次,可並未給自己或者他人帶來實質性的轉變。也確實,並不是看的越多就越能淵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