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第一章

1

言末子現在什麼都不想做,甚至都不想費哪怕是一星點兒思想的力氣,思想那個他經曆著很好受的母親那個人。他想這也許是整個人類最後的一次經曆,母親那個人就像是抽去了骨頭一樣柔軟了他身體的一切與他的心,他得到了那樣好的光滑與細膩的安慰。不是母親那個人,他也什麼都不想做。依了言末子看來,人這一生隻能是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情要麼是對人類有意義,要麼是對自己有意義。對自己有意義比了對於人類有意義更有意義。他是一個一件事主義的完全繼承者。一件事主義是古時候的中國的一個男性的作家提出來的,那樣的主張就被寫在一本書裏,言末子記得那本書的名稱,叫《遠離開始》。言末子就在這個世界上的很多的事情中,選擇著他要做的那件事情。這時候,他又矛盾了自己,又什麼都想做,把這世界末日的事情全部做完,隻是他缺乏那樣的氣力。他現在還像是剛剛地被母親那個人吸納過一樣,身心空空蕩蕩。

這時候,他聽見了那個時代的風,從窗外刮起來。那個時代的風就是從我們這個時代刮過去的,卻是完全不像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風這樣,善良的時候有些涼爽也有些濕潤,很痛快人也很安慰人。言末子這時候的風它已經完全喪失了善良的本性。他看見很快就有一團幹燥在他的窗上旋起來,嗚咽著哭泣他的窗,那個時代的透明材料,我們現在依然按習慣的叫法叫它玻璃。玻璃也擋不住它的狂躁。室內也漸漸幹燥起來,完全自動的濕潤,再一次從一個被規定的地方開始鼓勵言末子,言末子吸收了那種的濕潤就調動出來一些近似於與母親那個人打拚時的興奮,他就對了窗外喊了一些什麼話。那時候的話,比了我們現在的語言更簡單,更能夠表達那時候的人。太陽突然明亮了世界,很快就又暗淡下來。太陽明亮的時候,整個地球上的明亮比了我們現在的明亮更明亮,黑暗的時候比了我們現在的黑暗更黑暗。隻是言末子他沒有見識過我們這個時代的明亮與黑暗,所以他並沒有感覺到那個時候的忽明忽暗與古老時候的忽明忽暗有什麼樣的不同。隻能依靠想象。

2

言末子回憶著地球的開始。

言末子的回憶是通過那個時代很早以前就已經發明了的一種儀器進行的,那種儀器叫光影受示器。它通過對於宇宙光與影的收集,尋找真實記錄我們這個地球生命的光與影。那樣的記錄就在宇宙的某一個空間,對於那個空間的尋找,是一種很艱苦的事情。那種的艱苦被言末子以前一代一代的人承受過。言末子在讀中國曆史的時候了解過那些個艱苦。也許我在後來的篇幅裏還要寫我們的人類是如何發現了被記錄的人類,寫那個發現的過程和方式方法,還要寫這種發現的艱苦,如果我不寫那種的艱苦,一定是因了篇幅的限製。接下來我會不斷地提醒自己,不但要寫那種的艱苦,還要寫那種的艱苦對於後來人的無意義。因為言末子在自己將要死去的後來,終於理解了一切前人的一切努力都是沒有意義的。他很迫切地想著把當時的這個想法,告訴他的前人們。他卻是沒有任何的辦法說給我們聽。於是,他想自己的這一個關於前人無意義的想法也是無意義的。

就在言末子思想我們的時候,宇宙間生出來我們居住的這個地球。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就像是魚兒蛙兒將它的卵生產在水裏一樣地自然,隻是宇宙生產地球沒有魚兒蛙兒那般的經意,自由自在地,生出來就生出來了。就在宇宙生地球的時候,傳達出來一個潑嗚的聲音,那個聲音很輕,就像是我們從嘴裏吹出來一個唾液的泡兒破了的時候發出的聲音,那種的聲音就在很廣闊的宇宙空間飄蕩。太陽那時候也為生產地球的這個聲音的飄蕩而生出來愛情,它甚至放縱了自身的光,深情撫愛了一地球的嬌嫩。地球也依戀了太陽,緊緊地圍繞了她。地球不是太陽生的,地球是太陽看著生的。生地球的母是宇宙,是宇宙從太陽係以外的一個很好的地方生了地球,把地球生進了太陽係。生地球的母當初就已經料到的事情,她生出的地球後來就生出了生命,且是生出了高級別的智慧。按說宇宙間就肯定地存在著高級別的智慧,不應該再生出人的智慧來再能夠認識和思考宇宙自身。

言末子這時候就想生出來人與人的智慧是宇宙的一種多餘,一種不正確。言末子實在地不是一個反人類的人,言末子對於人類有他自己獨特的愛法,他真的很希望人類永遠地存在於天地間,要與這個宇宙共同地存亡,盡管這個時候言末子已經很清楚了,我們現在的這個宇宙早晚有一天也會死去,就像是花兒開過了就要謝去,草兒長過了就要枯萎。即使人類延期到那個時候也還是要滅亡的。死亡是一種大美。言末子在了解著我們這個人類生的同時,也在思考著我們這個人類的死。言末子甚至為宇宙想,為創造了宇宙的力量想,為宇宙創造了的人想。他想這個世界要麼就隻生這個世界而不生人,要麼是生人而不生人的智慧,要麼就隻生人的智慧而不要生在人的身上。或是讓人的智慧生長在蘋果樹的蘋果上,或是生長在蘆葦草的草葉兒上,或是生長在喜馬拉雅山的珠穆朗瑪峰上,不能夠讓人的智慧流動或是相互地傳達,那樣子這個世界就會更加美好。把人的智慧生給了人實在是一種不應該。如果說這個宇宙的每一個係統都沒有人與人的智慧,這個世界將會是另一種的樣子,會是很安靜很平和也很自在,任這樣的一個宇宙在任何的時間和空間裏逍遙。既是生了人也生了人的智慧,就該是讓人在這個宇宙間永遠永遠地保持下來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就不該改變或者喪失了人。言末子剛開始回憶的時候便生出來了埋怨的情緒,他的埋怨不是對了生他的爹養他的娘,也不是對了他的領導,那個時候這個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了領導,世上的人是被秩序領導著,秩序不是人,是生長在人心上的一種概念,一種要領,一種準則。總之言末子的情緒不是對了人發的,也不是對了宇宙發的,而是對了創造了宇宙也創造了人的力量發的。那時候的人們都是這樣,要發泄什麼就對了那種的力量,大大方方地發,沒有了小地球上的小家子氣息。

宇宙並沒回應言末子什麼,依然是按照言末子的意圖演示人類的開始。言末子的心上的注意力再一次通過他的眼睛,投入到那個打開了的那個時代的光影受示器上。被儲存在宇宙間的記錄了這個世間一切變化的光影,就又很好地清晰了他的意識。言末子現在已經忘記了他是在翻找著他的意識,還是翻找光影受示器上的內容,他正在很專注地一頁一頁地翻找著他需要的那一頁。

3

一個原始洪荒的小小的地球,在太陽係運行著。

這時候的地球還沒有山川樹木,沒有河流海洋,甚至沒有我們現在所必需的空氣與陽光,它就是那樣不停地轉著,沒有企圖,沒有計劃,甚至說沒有目的。言末子認定,地球一定是沒有生產人和一切生命的企圖與目的。他對比了沒有生物層的地球和有了生物層的地球,她都是那樣默默地運轉著規定的空間,沒有因為沒有生產出生物層而感到急迫,也沒有因為生產出了生物層而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