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安陽出土了大批的甲骨文,上麵有中國最早的文字記錄,甲骨文的發現,震驚中外,並由此而引起對商都殷墟的發掘,後來被人們稱為“一片甲骨驚世界”的奇跡,在中國和世界考古史上寫下了最有價值的篇章。這些龜甲,骨頭上麵發現了大量的占卜預測事例記載,從狩獵,征戰,軍事,生活,災異,疾病,等等各種對未來的預測。上麵經過翻譯有一樣的記錄:“大王的病嚴重嗎?”。捕獵時我們要使用陷阱嗎?”“薑部落的囚犯應該殺掉嗎”?“明天我們開工時會不會下雨”?等。經過許多考古專家研究,所謂甲骨其實就是殷商王室用《歸藏易》占卜預測的記載。人們在占卜之前,先把龜甲和牛肩胛骨鋸削整齊,然後在甲骨的背麵鑽出圓形的深窩和淺槽,占卜時,先把要問的事情向未來禱告述說清楚,然後燒灼甲骨,燒灼到一定程度,在甲骨的相應部位便顯示出裂紋來。取得“兆”。而後貞人根據“兆”裂紋的長短、粗細、曲直、隱顯,來判斷事情的吉凶、成敗。占卜後,便用刀子把占卜的內容和結果刻在卜兆的近處,這就是卜辭。預測成了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朝廷設置了專門的占卜預測機構。有刻辭的甲骨,都作為國家檔案保存起來。漢代易學大師京房,姓名李君明,他編排了周易六十四卦,還把六十四卦和時間相結合,相當於製作了一個用卦氣來描述的曆法,然後依據這個曆法來占卜吉凶,無不奇中。創製的納甲法,自成一派。對六爻預測學的發展影響很大,成為易學史上一個新的裏程碑。北宋著名易學師邵康節,名邵雍,他把周易分為象和數,運用時隨時隨地皆可起卦,每卦必中。《梅花易數》就是一部以易學中的數學為基礎的代表作之一,依先天八卦數理,即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進行推理,發展了漢唐以來以陰陽為中心的宇宙論,對後世有重大影響。但是今天我們看到古人最早使用龜甲占卜時,這種原始的方法顯得很落後,也很難理解。易學是不斷從實踐中不斷完善的,易經預測價值未遭秦火焚滅之難,經曆漢,晉,宋,清的興旺發展時代,逐步完善成為實用的預測體係。當我們學習了本書起卦中的“自軌”以後就更容易理解原始的占卜預測方式。
正文 第1章 :易經產生的本質(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