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調令(1 / 2)

有個好爹可以管到夫君前程,但內宅的事就要靠自己了。回到家裏,看到書房裏掛著裱好了的畫作,李氏氣得恨不得將巧姐一口吃下去。但她現在服孝,想約都約不出來,這個念頭隻能埋在心裏想想。

同樣苦惱的還有夏桑霖,想要分到寒城去,必須要走通吏部的關係。有舅舅在,本來不算難事,難就難在,皇上擁有一票否決權,若是太後說一句舍不得,怕是自己走通所有路子都沒用。

小夫妻倆提起這事就有愁眉不展,合計來合計去,決定個個擊破,將反對的聲音壓倒最低。第一個自然是六夫人的工作,夫妻倆齊齊上陣,巧姐向她保證,自己一定會照顧好夫君。而夏桑霖又堅決的沒有一絲轉圜的餘地,當娘的還能怎麼樣,第一個投了降。

六夫人的娘家哥嫂雖然不怎麼讚成,但畢竟涉及外甥父親的過世原因,他們不好公然表示反對。夏桑霖的舅舅甩了袖子申明,想要他幫忙是萬萬不能的。夏桑霖暗笑,誰不知道自己是童大人的外甥,不反對就等於是幫忙了。

至於方長略倒並不反對,甚至覺得女婿出去曆練一下並非壞事。慧娘卻死活不肯鬆口,哪怕聽了巧姐私下講明了緣由也不同意,反而更加反對道:“寒城民風彪悍,發起瘋來根本不管你們是不是官身,是不是郡主。如果你公公的死真有問題,那就更危險了,王爺的嫡子都敢殺,他們還有什麼做不出來的。你們若是想走,就踩著我的屍體過去。”

大夫人經過這一次,一直覺得愧對六房,將自己的娘家侄兒介紹給夏桑霖。她侄兒在京中人頭頗熟,雖不掌權,但介紹些人搭個橋引個線還是能辦到的。何況還有夏家三老爺,看到夏桑霖出息,也與他十分親近。頗介紹了些能吏與他認識,聽了些地方上的事,好些是靠觀察得不來的經驗。讓夏桑霖收益良多,也更決定了自己堅持的路,一定要走下去。

一來二去,到了年後,這一屆一起入翰林院的進士,最後的考核結果出來。與之前差別倒是不大,倒是幾個年長些曾有些事務經驗的向前提了名次。主要是這次的考核多了一道關於民生的題目,有經驗的人便占了些便宜。

與往屆不同的是,皇上竟有興趣挑選了些人一一過問。至於談了些什麼,自然是保密的,隻是看臉色應該是好事。讓一些沒被找的人,惶惶不已,反複回想是不是做錯了什麼,惹了皇上不快。

林清正被皇上身邊的人傳召時,心裏樂開了花,麵上卻露出極驚訝的表情。等見到皇上時,三分麵見天顏時的惶恐,三分驚喜,三分自信和一分莫名的情緒,林清正拿捏的極好。

元貞皇帝因他是李丞相的女婿,也對他和藹了幾分,還命人賜座。林清正謝恩後坐下三分,將將擦著凳子沿,維持不倒而已。

“這一榜的取仕好些年青人,朕心甚慰啊。”皇上看林清正,心想這個李老頭倒真是會下手,長得這樣端正又有文采的仕子,一年也出不了幾個。

“聖上繆讚。”林清正忙起身拱手謝恩。

“聽說你師從林元生?”皇上壓壓手讓他坐下,又問道。

“是,學生是林先生的族孫,他帶著承德兄回了老家,祖父說林先生乃是當世大儒,學問是極好的,讓我跟隨他學習。”林清正早料想皇上也許會問這個問題,他與林元生的關係是撇不開的,幹脆實話實說。隻是回話中頗有技巧。將師從林元生從自己主動的,變成了祖父要求的。

“嗯。”皇上不可置否,反而問道:“你嶽父希望你去地方上曆練曆練,你自己的想法呢。”

地方上,林清正有些糊塗了,明明妻子篤定的說會留在京城。哦,想到書房的畫,他心中頓時了然。隻是現在要怎麼回答,林清正快速轉動腦筋,隻得萬金油似的道:“學生聽憑聖上安排,隻要能為社稷江山出力,什麼地方都安之泰然。”

“嗯。”皇上笑笑,看著他站起來謝恩告退。

他旗幟鮮明的站到了梁王一邊,在梁王失勢的時候,他卻沒有離去,反而更盡心盡力的為他出謀劃策。梁王的失勢雖然與皇上有著直接的關係,但他整治兒子可以,別人背叛他就會被皇上記恨。是以,林清正的做法反而讓皇上對他有了一絲好感。

隻是,就在剛才,在他談到林元生時,這絲之前建立起來的好感又消失殆盡了。這些年青人,怕因為扯上林元生毀了自己的前程,卻不知道,有時候欣賞一個人和討厭一個人是完全可以並立的。

就象皇上對於林元生,就是這種即討厭他行事過於端正又佩服他博學多才。自己可以談起他一臉的不滿意,但卻不喜歡看到別人對他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