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連縣古玩一條街的街尾是家喚作“事得燭”的香火鋪子,做香燭生意的鋪子開在古玩街裏本就古怪,還起了個這麼怪的名字,還好老板並不古怪,是個和氣的小夥子,大名劍二,熟悉的人都喚作小二哥,也就是我了。
除了兒時在村東頭破舊佛寺裏寄養,做著半生不熟的和尚,我的成長經曆跟其它同齡人沒啥不同,安安穩穩小學,中學,大學,一步步走過來,大學畢業後進了家外企,做的是跟本專業相關的研發工作。
跟國內許多掛著外企名號的研發公司一樣,公司名義上是研發機構,其實做的大多數都是拾國外總公司技術牙慧的事情。工作著實乏味無趣。
我這人無論長相跟辦事都比較周正,但可能受自己那無良師傅,師兄的影響,骨子裏就是個跳脫的性子,幹了沒三年,就辭職回來,開了這麼一家香火鋪子。
鋪子門沿上掛著個烏木匾牌,上書店名“事得燭”。鋪子名字是我那胖和尚師傅起的,從事得燭,古時候佛脈裏有這麼一個職業,就是專管祭祀,幫人侍奉神佛的,畢竟和尚也得吃飯不是,名字就是打這來的。
我當時是不同意起這麼個既沒新意又沒氣勢的店名,即使不如我起的什麼“佛光萬丈”“如來神掌”之類的牛逼拉轟,但至少不能這麼掉價,我師兄也是不同意我師傅,給起了個“佛家氣象”,聽著蠻有韻味的。
可我師傅最後把寺裏一間常年失修的偏殿的房梁拆了,給我扛過來做門檻子,我就立馬屁顛屁顛的從了他老人家。
在外邊打拚了這幾年,別的沒弄著,倒是練就一雙賊精賊精的招子,那根房梁我打眼就看出來是正宗的降香黃檀大料,有年頭的古物,可不是現在市麵上那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假貨比得了的,絕對的有價無市。就這根原木大料,不用打磨炮製,輕輕鬆鬆六七位數的。
大家別怪我市儈,和尚師傅能給我扛來做門檻子,而我又能這麼看重,主要還是因為我們這個行業,具體是什麼行業,我慢慢給您講。
做我們這行的講究的是個運道。踩****,踩****,這運道關鍵在腳底。一邁是運,二邁的才是財,所以店門的檻子才顯得尤為重要。
和尚師傅給扛來的這根梁木,是那間偏殿的主梁,我沒記錯上麵一直纏著塊已經發黑了的黃淩子,聽師兄說是哪個朝代某位帝王還是皇子的時候掛上去的,沾染的是皇家龍氣,又在寺裏香火將養了這麼些年,就這門檻子往門口那一埋,別的不敢說,一些個魑魅魍魎,牛鬼蛇神的,休想邁進我店裏半步,所以我店裏很幹淨,是真的很“幹淨”的。
扯得有點多,反正我就讓和尚師傅一根門檻子收買了,當時的景象是我對著師傅點頭哈腰道“您想叫啥就叫啥,隻要您老高興。”
我師兄不屑看我的奴才相,給我留了副“香燭有光妨宿燕,畫屏無睡待牽牛”的字做店門口兩邊的門麵,就拉著我師傅回寺了。
我當時隻看有香燭二字,也沒細研究啥意思,而且我師兄的字實在好看,就掛上了。後來有個老學究來我店裏,說我一個做香燭買賣的咋在門口掛副幽怨情詩的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