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在本人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塵封兩年的論文即將付梓,不禁再次回想起那段刻骨銘心的日子——真正全力以赴,殫思竭慮,痛並快樂的三年。

說“痛苦”,是因為博士學習本身是一個充滿艱辛、痛苦、焦慮、煎熬的過程,再加上博士論文選題是一個前人從沒有涉及過的研究領域——卡塔爾教育政策研究。由於國人很少了解這個國家,更沒有多少人研究這個國家的教育,再加上語言、文化之間的差異,所以筆者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查閱資料、翻譯資料、組織資料和分析資料;說“痛苦”是因為為了完成學業而不得不失去無數個與親人共享天倫之樂的機會。三年的博士學習期間,作為兒子,我沒能常回家看望年邁而又體弱的父母以盡孝心;作為丈夫,我沒有精力為妻子分擔家務以盡義務;作為父親,我沒有時間陪伴兒女左右以盡教養之責。

說“快樂”,是因為又一次有幸來到華中師範大學聆聽老師們的教誨,他們特有的人格魅力、治學風格、學術造詣、教學方式給予我諸多啟迪,令我終生受益;說“快樂”,是因為又一次感受到集體大家庭的溫暖,親如兄弟姐妹的學友們給了我莫大的支持、鼓勵和幫助;說“快樂”,是因為論文寫作過程讓我體驗到一次又一次努力拚博後成功的喜悅。

終於要出版了!此時此刻,筆者內心湧動著無盡的感激,因為它承載了許多人的關心、支持、鼓勵和幫助。

感謝我的導師楊漢麟先生。先生對學科前沿的敏銳洞察力、嚴謹的治學態度、循循善誘的教學方式和平易近人的長者風範深深影響著我的品格和學風。論文是在先生悉心指導下完成的,本文從選題、開題到隨後的寫作、修改、成文,都傾注了先生大量的心血。師恩難忘,無以回報,唯有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加倍努力,不斷取得進步,方可報答先生的知遇之恩。

感謝郭文安先生。多年來,先生的睿智、博識、嚴謹、和藹、慈祥、耐心、細心、愛心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鞭策著我。感謝先生在生活和學習上給予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

感謝孫綿濤先生。是先生一次又一次的鼓勵與肯定給予我信心和勇氣,讓我又一次邁上充滿荊棘與坎坷的學術探索之路;是先生一次又一次的關懷、指導和幫助讓我在前進的道路上不斷認清和克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從而一步步邁向學術的殿堂。多年來,先生嚴謹的治學態度、淵博的學識、誨人不倦的精神,使我受益匪淺!

感謝導師組各位老師的關懷和指導。讀博期間,教育史導師組的喻本伐教授、餘子俠教授、周洪宇教授、熊賢君教授、申國昌教授在學習和論文寫作方麵給予許多關心、指導和幫助。華中師範大學資深專家任鍾印教授、董寶良教授和比較教育研究中心的方彤教授、王建梁教授在論文開題時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謹向各位導師致以最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