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君王媚道,上有所好,下必更甚。道觀在當朝很常見,一般道觀供的是三清祖師,而在傳說中的天姥仙山中,有一座不為世人所知的道觀,香火難尋,人跡不至,這裏供奉的祖師爺紫英仙人,觀中弟子得其庇佑,風雨雷電造化之能出神入化。但凡有弟子入世無一不是人中翹楚,尋常人難以望其項背,在江湖上若有建樹,皆自稱逍遙觀弟子。
傳說中,逍遙觀的門派秘境中藏有許許多多的天材地寶,有延年益壽的長生果,有西王母傳授的開天辟地以來最強的劍法甚至還有讓人移情別戀的神藥,奈何海山仙山飄渺,行蹤蕩漾如煙,凡人癡心妄想,終不能窺其一角。
那一年,清貧世界又遭兵禍,很多人背井離鄉。東海縣中流民遍地,有一個衣裳破爛的小女孩獨自站在大街上,日升月落,餐風飲露,街角算命的張天師並不會算命,他隻是告訴身邊賣包子的大娘:這娃再過幾天就不在了吧。
那一天街上很亂,當兵的、擺攤的在街上來來回回地跑來跑去,商鋪飯館都關門了,大家似乎都急急忙忙的一邊做事一邊想跑,隻有那個小女孩站在街上傻傻地看著人來人往。直到她看到一個比她大不了多少的小姐姐被十多個帶刀的人攔住,,她的發髻被打亂,長發披麵,不一會連衣衫也被劃破,鮮血漸漸地滲了出來,她一直在閃躲,傷口也在增加,她的眼神卻冰冷如初,雪白的麵孔美得不像是凡間的人。
“徒兒不必顧忌,邊陲小地,可隨性處置,但若有想逃命的放了也罷。”
小女孩抬頭看到一個頭戴玄色高冠的人站在自己身邊,他一邊看著好戲一邊對這打鬥的人群說話。
被圍堵的女子“砰”地一下消失,一群人圍住的圈中隻剩一個稻草人,而她已經在圈外說道:“此等宵小若不盡除,豈不空負我納蘭清桑之名。”女子拔劍,欲雨的黑雲仿佛都被她的劍光照亮,她動手時旁人根本看不清她的劍,隻是寒光幾閃,劍已歸鞘。
劍圈之中,無人生還。
殺人的女孩將散落的長發歸攏,看也沒看身後躺在地上的人,拱手朝剛才說話的人喊道:“師父。”
女孩的師父滿意的點點頭,將手放在小女孩頭頂,甚是和氣道:“女娃,你叫什麼名字?”
小女孩看了他一眼,默默扭頭,繼續麵無表情地看著大街上其他的人。
那人撫了撫下巴,指著剛才殺人的女孩道:“你不告訴我,我就叫我徒弟殺了你。你看到了,她殺人不眨眼的。”
小女孩的瞳孔淺淺淡淡寧靜地像是一汪湖水。
那人盯著小女孩看了一會,忽然噗嗤一笑:“原來是個傻的,徒兒,殺了。”
那個名叫納蘭清桑的女孩看著一臉平靜的小女孩,遲遲不肯動手,忽然雙膝一曲跪了下來:“師父……”
那人一對優雅的眉毛立刻倒豎了起來,他身子前躬雙手背在身後,瞪著眼睛發出一聲“嗯?”聲調十分意味深長。
納蘭清桑的麵色立刻顯得十分為難,她猶豫片刻扭捏道:“師父,有人看著呢!”
那人像是才意識到這個立刻站直了身子拍了拍白色狩衣上並不存在的灰塵,氣定神閑道:“我看這小女娃癡癡傻傻的半點不知道怕也是有趣,不如和你做個伴,你們一同去逍遙觀拜師也好叫那些老道士有個比較,或可混淆視聽,總比你獨自一人來得自然些。”
納蘭清桑站起來振了振衣袖把小女孩抱過來,拱手道:“多謝師父。”
那人擠了擠眼睛道:“多謝師父沒讓你在外人麵前栽麵子?”
這時忽然有人喊道:“官兵來了。”遠處果然有一隊步兵正跑過來。
那人臉上還帶著古怪的表情,聲音卻已經開始變得低沉嚴肅:“徒兒,此去不遠就是逍遙觀了,日後離家萬裏,切記今日刀劍加身不怒的沉穩,但若是有一日圖窮匕見也不要忘了手起刀落的果決。”
納蘭清桑神色至誠:“是,師父教誨永不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