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要把公婆和自己的父母同等看待,千萬不可厚此薄彼。這樣公婆才能真正覺得貼心,也才能把媳婦放在心裏。
公婆與媳婦之間肯定會有不同的想法,溝通能在兩代人中間架起一座橋梁——不是我走過去順從你的意思,也不是你走過來順從我的意願,而是大家在橋的中央會麵。
如果溝通仍然不能達成共識,那麼就采用求同存異的辦法。它不僅可以保存年輕人的一些優點,也能在兩者之間尋找到對雙方有利的地方。但要做到求同存異,就要求做媳婦的能做到“忍痛割愛”,舍棄有礙雙方交往的心理和行為,實際這是一種“丟卒保車”之舉,雖丟棄了自己的一點兒東西,卻求得了雙方的和諧。而做媳婦的,應該與公婆多交流,讓他們了解自己的想法、看法和感受,這樣就不會突然因某件事而發生不和。
女人,一定要知道公婆與媳婦之間肯定會有不同的想法,並不是說我們人為地去否定它,不理會它,這種差異就會消失了。當自己與公婆的意見不同時,不要把它看做是原則的不同,而應看做是認知的不同,這樣就不會妨礙兩代人之間的感情。所以,女人一定要與公婆進行有效的溝通。
對待夫妻雙方親戚絕不能厚此薄彼
已婚女人一定要注意,對待夫妻雙方的親戚,應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女人如果想讓老公對自己的感情充實而長久,就應當主動對老公一方的親戚表現出關心。
如果女人隻注意維護自己一方的親屬,而不願意與老公的親屬來往,就會使老公在他的親屬麵前丟麵子、難堪,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夫妻關係。夫妻二人既然結婚成立了新家庭,雙方的親屬就是這個家庭的共同親屬,所以對待夫妻雙方的親戚應該一視同仁。
有的女人隻對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好,對老公的父母、兄弟姐妹就另眼相待。給自己父母的生活費與給愛人父母的生活費不成比例,甚至分文不給;自己的兄弟姐妹結婚辦喜事拿彩禮幾百,甚至上千元;愛人的兄弟姐妹結婚隻有一二百元。這是很不妥當的。但是也不能搞絕對平均,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哪家困難就多給一些,或者根據兩家之間的關係以及親戚以前對自己的幫助來確定給予幫助的多少,才合乎人情往來。當然還可以根據夫妻雙方的收入情況來決定對雙方親戚的幫助,收入高的一方可以給自己的親戚多一些幫助,收入低的一方就要適當地少給自己的親戚一些幫助,總不能讓你的老公養了你還養你的親戚,不過也要視情況而定。如果收入低的一方的親戚確有重要的解決不了的困難,也應該給予幫助。
雖然可以根據種種不同情況對雙方親人區別對待,但是絕對不應該在親屬之間人為地搞“親”和“疏”,那樣一定會因親屬不滿而鬧出矛盾,從而造成家庭不和、出現糾紛。
另外,女人在和老公的親戚交往時,一定要平等相待。逢年過節,你來我往互相應酬、招待都要一樣熱情。婚喪之事,眾多親戚聚會,讓座敬茶,宴請吃飯,入席敬酒,先後順序隻能根據年齡輩分來辦,而不能以貴賤貧富來定。如果女人能夠毫不勢利地善待窮親戚,就能真正得到老公的尊重,家庭生活也才能夠幸福美滿。
讓我們來看下麵一則故事:
我老公出生在北方的農村,全家辛苦供他讀書上了大學,在我這個城市工作。我生長在城市,也沒覺得城市人有什麼好驕傲的,所以結婚時,從沒想過兩個人背景的差異。我們是去年結婚的,婚後在經濟上很隨意,現金就放在家裏,卡裏的錢不動,等湊整了就存起來。我不存私房錢,覺得沒必要。老公有自己的一張卡,上麵放幾千塊錢備用,我知道密碼,隨時可以查詢餘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