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有的母親覺得已經為孩子付出得夠多了,她們認為如果不是自己做出了犧牲,就不會有現在的家庭,孩子們也不會有這樣的成長環境,所以現在孩子應該按照她們的願望去成長,實現她們為了養育孩子而犧牲掉的夢想。然而母親們應該明白,犧牲是指不求任何回報、無條件地給予。要求回報的給予就不是犧牲。並且犧牲夢想來組建家庭、撫養孩子,是媽媽們自己做出的選擇。孩子們不是父母的複製品,不可能有和父母同樣的願望,過與父母當初一樣的日子。
母親不應該把自己的心願寄托在孩子身上,而要靠自己來實現願望。年輕的時候多努力,為了實現夢想也可以考慮晚結婚晚要孩子或者不要孩子。但是孩子一旦出生了,就是擁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不應該受到任何人包括母親的強迫。如果母親因為年輕時條件限製,無力實現自己的夢想,也可以在中年時期把夢想發展為一種愛好,來有所補救。但是母親應該充分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幫助孩子。
父母不能代替孩子生活,同樣,孩子也不能再給父母一次人生。父母有父母的生活,孩子有孩子的生活。父母養育孩子,不是要重新活一次,而是要讓孩子擁有他們自己的燦爛人生。父母養育孩子,就像培植一棵幼苗一樣。當幼苗需要水時,給它們澆水;遇到蟲害時,幫它們除蟲;遇到風雨時,幫它們抵擋。但是,幼苗不會按照人的想法想成為桃樹就成為桃樹,想成為橘樹就成為橘樹。孩子和幼苗一樣,不會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成長。
著名作家紀伯倫在他的《先知》一書裏有這樣的描述:
“你們可以給孩子以愛,卻不可給他們以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們可以蔭蔽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蔽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相見的。你們可以努力去使他們模仿你們,卻不能使他們來學你們,因為生命是不能倒行的,也不會與‘昨日’一同停留。你們是弓,你們的孩子是從弦上發出的生命箭矢。那射者在無窮之中看定了目標,也用神力將你們引滿,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遙遠地射了出去。讓你們在射者手中的‘彎曲’成為喜樂吧,因為他愛那飛出的箭,也愛那靜止的弓。”
撫養孩子就是讓孩子自己去感受生活,選擇自己的路,而父母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身旁給予幫助。作為一個好母親,你應該關注的不是怎樣讓孩子實現你的夢想,而是要幫助孩子實現他自己的夢想。如果想要讓自己的孩子有所成就,就要盡力發掘並培養孩子自身的長處和興趣。隻有這樣,孩子才能成材。
對作為母親的人來說,真正的幸福不是孩子成為了另一個自己,而是孩子成為了他想成為的人。隻有孩子獲得了幸福,做母親的也才能生活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