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育兒忠告:孩子的幸福來於母親(2)(1 / 3)

時間慢慢流逝著,她期盼著女兒快快長大,一個月大時往二個月盼,二個月時再向三四個月大的小孩期盼。四個月時,女兒已經可以吃一些輔助食品,比如蛋黃、濃稠的大米湯等。而玲總是很樂意為女兒服務,做這些輔助食品,因為這畢竟說明了女兒在健康地成長,從中她也體會到了成就感和身為母親的偉大。

然而,到了四個月時又盼著她盡快長大,希望她能盡早喊自己一聲“媽媽”,希望早些看到女兒蹣跚學步時的可愛模樣。希望她擁有一副美妙動聽嗓音,希望她每一步都能走得踏實穩健。

時間在她的期盼中慢慢地度過。從她第一次聽到女兒稚嫩的聲音發出“媽”的音節,到女兒邁出第一步,再到女兒自己端碗吃飯的刹那,玲露出了欣慰的笑顏,那是初為人母後最開心的笑。

人們都說,女人隻有做了母親以後心底的愛才會真正地流淌出來,如涓涓細流滋潤著孩子的心田。的確如此,當女人真正成為一名母親時,才能體會到這句話的真諦。

女人隻有做了母親,才是人生中最輝煌的時刻;隻有在親手撫養兒女的過程中,才能體會到人生的樂趣;隻有看到孩子長大成人時,才能體會到母愛的偉大。

既做好母親又做好朋友

與孩子的溝通交流,實際上是兩個生命之間的碰撞。生命與生命之間是平等的,因而家長與孩子之間也應是平等的。母親作為孩子的第一個朋友,更容易得到孩子的信任,獲得長久的友情。而如果母親不抓住這種得天獨厚的機會與孩子妥善交流,那麼就很難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也很難得到孩子真正的親近。

而幸福的女人一定是能和孩子做朋友的母親。那麼女人怎樣才能夠既做孩子的母親又做孩子的朋友呢?

(1)學會傾聽

傾聽是溝通的前提。隻有傾聽孩子的心裏話,知道孩子想什麼,關注什麼和需要什麼,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後的溝通變得更加容易。孩子向你訴說高興的事,你應該表示共鳴,如他在幼兒園得到了老師的表揚,你可以稱讚說,“噢,真棒,媽媽也替你感到很開心。”即使孩子向你訴說你不感興趣的話題,你也應該耐著性子聽,表示你關注他的談話內容,可以使用“是嗎”、“後來呢”等詞,表示你在認真地傾聽。孩子也會很高興地繼續講下去。

(2)營造和諧的溝通氛圍

因為家長工作繁忙,不可能日日陪在孩子身邊。如果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良好溝通,就要盡可能營造和諧的溝通氛圍。

如果你經常出差,那麼出差前要向孩子解釋,有些工作必須到外地去做,這是媽媽的工作需要,為不能陪孩子而道歉,請孩子理解。哪怕孩子很小,也要把他當成大人一樣去解釋,孩子會從中感受到你對他的重視。一些對孩子、家庭重要的節日要盡量留在家裏。比如孩子生日、中秋、春節、十一、五一等,這些日子其他孩子的家長都會陪他們,你的孩子也會感覺特別孤單,非常需要陪伴。特殊的日子不在孩子身邊,打電話安撫尤顯重要。出差期間經常打電話與孩子溝通,談談學校發生的事情,談談在外地遇到的好玩的事,讓孩子知道,母親雖然在外地,但時刻掛念著他。準備禮物。在外地遇到新奇的物品或孩子喜歡的物品,就買下來給孩子做禮物,見到孩子時,給他一個驚喜。

需要注意的是,選禮物要精心,了解孩子的喜好,了解他最大的渴望是什麼。孩子會從禮物中感受到你的關愛,就會非常信任地把心底的話告訴你。要盡可能多陪陪孩子。篩選工作安排,不必要的事情就不要做了,並且你要讓孩子知道,你為了陪他而把一些工作擱在一邊,這樣孩子才會感覺到你對他的愛,從而信任你、愛你。盡可能地多一些時間陪家人和孩子,共度開心時光,陪伴的質量比時間更重要。在家的時間盡可能開開心心地過。讓孩子愉快地過個周末,勝過沉著臉在家待一個星期。如果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他都感覺很快樂,那麼孩子就會願意和你在一起,願意和你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