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是春日裏的一束陽光,能照亮人間的黑暗;親情,是夏日裏的一股清風,讓人感到無比舒暢;親情,是秋日裏的一枚碩果,讓人感到異常甜蜜;親情,是冬日裏的一把火,讓人感到無限溫暖。親情,就在你的身邊,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在親情的環繞中,人才會更熱愛生活,也才能增添奮鬥的勇氣和力量。從出生開始,人就生活在親人圈中,這種親戚關係將伴隨人的一生。親人間隻有和睦相處,才有可能獲得幸福的人生。
感謝母親,體驗真情
“世上隻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世上隻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裏找。”這首兒歌直到今天還在一遍一遍地被人們傳唱著,不知道流傳了多少輩人。的確如此,世上隻有媽媽好,她生你養你,一輩子為你而操勞。所以,你定要記得對她說聲“謝謝”。
母愛是人世間最偉大、最無私、最持久、最溫暖的愛,自從你開始在母體中孕育的那一刻起,這一份濃濃的愛意便開始伴隨在你的左右,幸福將你重重包圍起來。與深沉的父愛相比,母愛顯得更加壯烈。為了生你,母親挺過了十月懷胎的艱辛,挺過了分娩時的疼痛;為了養你,母親不辭辛苦,十幾年如一日地養育你,這期間她遭了多少苦,受了多少難,但她心甘情願、毫無怨言。
其實至關重要的原因是你是個女孩子,從小一直依偎在母親的身邊,遇到事情時母親為你解決。而你長大以後就不願再待在母親的羽翼下,欲獨自飛翔,尋找屬於自己那片蔚藍的天空,最終離母親越來越遠。
也許到你長大成人乃至出嫁的前一天晚上,還抱著母親耍小孩子脾氣,或是膩在母親的懷裏哭成一個淚人兒。也許你並不知道因為什麼哭泣,隻是把自己還當做一個孩子,認為在母親的身邊哭泣是天經地義的事。也許你的母親會笑話你長不大,已經是個大人了還要耍小孩子脾氣,也許會輕聲地安慰你並陪你一同掉眼淚。不管她的反應是怎樣的,可以肯定的是,你永遠是她的心頭肉,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她對你的愛永遠也不會改變,也不會減少。
隨著你的慢慢長大,母親卻在慢慢地衰老。當你不再對她的嘮叨不屑一顧、不再在日記裏嘲笑她的多管閑事時,你會發現她頭上的白發正在一根根地增多,這時你的心就會猶如刀割一樣疼痛難忍。
可是,不管她頭發有多白,年紀有多大,她依舊掛念著你。她的愛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不會隨著你的成長而消退;相反,她會越來越眷戀你,越來越為你擔心,因為她怕她離開人世後,你生活得不幸福。因此,她對你的愛會比以前更濃,甚至愛屋及烏,像愛自己的兒子一樣愛你的丈夫,像愛你一樣深愛著你的孩子,就像當初養育你一樣,將無私的愛又傾注到你的孩子身上,而且還會一遍遍地誇讚你的孩子,與你小時候一樣聰明、伶俐。
讓我們來看下麵一則故事:
直到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時,艾米才深刻體會到母愛是多麼的寬容、多麼的無私與偉大。在她的心中,一直為一件事而內疚。
艾米的母親是個勤勞的女人,一生中吃過不少的苦,受過不少的累,從她那雙粗糙的手上可以明顯看出。而她那濃濃的愛在每天對艾米的舉動上可以看出。每天晚上,她都會為艾米鋪床,盡管艾米已經長大成人,可她的這個習慣始終都沒有改變過。每次鋪完床,她都會彎下身用那雙粗糙的手撩開艾米的頭發,然後在她的額頭親吻一下,接著離開她的房間。
由於母親那雙因工作而磨損變粗的手經常碰痛艾米的額頭,她開始厭惡母親撩開她的頭發,在她額頭上親吻了。一天晚上,母親照例給她鋪床,當她剛抬起她那雙粗糙的手去撩撥艾米的頭發時,艾米對她大叫:“你的手好粗糙,你弄痛我了,以後別再用你那雙粗糙的手碰我!”母親默默承受著,什麼話也沒有說,悄悄離開了艾米的房間。從此以後,她再也沒有用那種艾米熟悉的方式給艾米一個晚安吻。此後,因為那句傷害母親的話,艾米經常久久不能入睡,那些話像幽靈一樣時刻跟著她,但最終自尊心與虛榮心取代了她的良心,沒有向母親說一聲對不起。
光陰似箭,轉眼間已經過去了五年,可是艾米的思緒一次又一次回到那個晚上。懷念母親的那雙手,想念她親吻她額頭時俯身留下的味道。有時候這件事像是剛發生過,但是卻感覺像是過了很久,離自己非常遙遠。但不管是哪種感覺,她可以肯定的是,母親那個熟悉的動作以及她說出的那些傷人的話始終在她腦海中縈繞,永遠也揮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