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九月初九,曲蘭觀內,神武真人石像下,台階之上三名坐於蒲團之上,居中者明目朗星,長須額寬,正是此人傳授道義。台下三十餘名教徒盤坐而聽,門外百名信客跪坐於地。除了授道者洪亮之聲,遍無雜音。
每月初九,白雲山上派遣兩名道士到山下曲蘭觀授道,而九月初九乃神武真君飛升之日,則白雲山上尊輩下山授道。
“娘,快看!”一名稚嫩童子牽扯右側婦人衣角,手指著前方。該童子十分孱弱,聲音軟弱無力,完全一個病怏怏。
“善兒,不許胡鬧!”婦人順手望去,並未發現異物,低聲斥責童子。
授道者此時停止講道,且望向門外遠處童子,忽然眉心祭出一柄三寸光劍,殺向童子。
“小心,善兒!”婦人急忙側身護於童子身前,想要以身擋劍,隻見光劍命中一團黑球便消失不見。而被叫做善兒的童子早已歪出婦人的懷抱,見著一切。
“真人大能。”隻見眾人跪拜。
婦人心頭不解,見所護幼子毫發無損,轉身看向道長。
“一隻邪魅而已,不必驚慌!”說罷講道至日落。
是夜,皓月當空,星羅棋布....
蕭府內,一名孩童跪在正堂,主位坐著一對中年男女,男的國臉劍眉,女的雍容華貴,雙雙一對紫錦華服,好似畫中眷侶。
“善兒,平日裏亂語也就算了,為何在道會上胡言亂語,好不容易等到九月初九,本想向授道能人為你尋求強體之法,可你惹怒真人,險遭滅頂之災!”貴婦厲聲嗬斥道。
“娘,我...............”孩童一臉委屈。
“不必再說,罰你到祠堂抄寫經書,此間不許出戶!”貴婦打斷,然後又低聲歎道。“難道這是命嗎?”
此對夫妻年齡四十有餘,男的名叫蕭雲山,本為南邊蕭國大將軍,女的則是將軍夫人,本為皇親國戚,二人膝下隻此一子,可體弱多病,不能習武,且經常胡言亂語,討教了許多郎中奇士,也耗費了大量錢財,但於事無補。
小兒今年剛滿十二歲,聽聞白雲山上大能之士,隻好暫居於白雲山下曲蘭城。
可白雲山世人怎能踏足,每月下山的授道小生也無法,隻能寄希望於一年一次的授道大會,請求身懷大法的真人給予解救之法。
“就讓善兒把話說完,看看究竟是.....”中年男子雖一臉剛毅,但眉宇間還是幾分憂愁。
“二位不必如此”。
廳內突現一名身穿白衣金邊的中年人。
此人正是這對母子曲蘭觀內所見授道之人。
蕭雲山夫婦見真人憑空出現,驚詫之餘忙上前躬身拜禮道:“不知真人到此,有失遠迎,罪過罪過,善兒快來跪拜。”
婦人暗中動作,結婚二十餘載的夫妻,蕭雲山已是明白此人便是今日授道之人,也不知來人何意,唯恐怪罪小兒今日胡語之罪。
蕭善趕忙過來跪拜道:“見過真人。”
真人望向蕭善,突然兩眼變為白色光球,深邃無比。
隻見蕭善元神宮內坐著一具淡金色小人,那小人如煙霧朦朧,雖未完全成型卻發出神聖之光。
難怪今日能看見邪魅,對於一個未修行的人來講元神如此強大。
道一真人心中波瀾起伏。
“丹田怎會如此?”他順著元神宮看向少年的丹田處,輕聲歎息道。
“真人....”貴婦正要伸手阻止,便被蕭雲山拉住手臂打斷。
蕭善隻感覺全身被看透,渾身上下不能動彈。
“兩位不必驚慌,我乃白雲山上道一真人。”不過十個呼吸間,道一真人兩眼恢複平常,
“還請真人上座。“
蕭雲山待道一真人上坐後,又恭敬道:“真人可否告知我兒身患何病?”
“此子魂魄非常強大,今日在觀內居然也能發現邪魅闖入,但天生丹田不全,性命不過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