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後記(1 / 1)

張漢俊、李丹結婚後,兩人相敬如賓,愛情甜蜜。李丹欲買地蓋房,以便接來幹爹、幹娘。恰巧李家鄰居從SH回來,說要賣掉舊房。

舊房年久失修,破爛不堪。李丹以八百元的價格買下了鄰居的兩間舊房。

張漢俊要李丹與哥嫂商量,拆掉李家舊宅,合夥建一棟三層樓房,一家住一層,很是寬敞。

李丹與哥嫂商量,哥嫂認為,主意雖好,但錢太緊張。

張漢俊對李丹說,情比錢重,我倆工資高,又有轉業安置費,且我幾年住院,工資沒用一分一毫。哥嫂工資低,我們理應幫忙。把所有積蓄都取出來,正好派上用場。

李丹跟哥嫂說,哥嫂自是喜歡。於是拆舊宅,建新房。

張漢俊腿腳不便,兩哥裏忙外忙。不幾月,房子建成,每層一百六十多個平方,四室兩廳,還有一間小書房。舊栓皮舊瓦,在屋頂蓋起了一半,做了零星雜房,喂雞養兔,有了地方。剩下的一半,張漢俊要哥運來了幾車沃土堆放,種植蔬菜,吃起來特香。

哥嫂見張漢俊腿腳不便,主動讓張漢俊住一樓。李丹為不致沾染風濕,對地基做了嚴格的防水。客廳按張漢俊的要求,設計得很是寬敞。

遷居新房那天,李丹接來了幹爹幹娘。李丹侍公奉婆,體貼周到:照顧漢俊,細心入微。李母與大哥住了二樓,一家人過得和睦歡暢。

搬進新房不幾月,李丹生下一胞龍鳳胎,一家人歡喜得拾了寶貝樣。張母,李母整天圍著團團轉,臉上春風蕩漾。有老人精心照料,孩子茁壯成長。

孩子有三老哄著,張漢俊與李丹的工作,不受一絲一毫的影響。

張漢俊曆任NY市政法委書記、紀檢書記,副市長,副書記。九十年代中期成了NY市的市長。曆任了好幾屆全國人大代表,****黨代會代表。

張漢俊用他時刻“把別人裝進心胸裏,把自己放在空閑的夾縫裏”的高貴品質,用紮紮實實為民辦實事的足跡,廉潔從政,招商引資,搞活了南陽的經濟,譜寫出人生的輝煌。

李丹愛情甜蜜,家庭和睦,放開手腳,崇敬事業。投身臨床研究,並從張家拿來了祖傳的醫書,認真的鑽研,成為了心腦血管病的專家。

她用中藥化血栓,比西藥效果更快,毒副作用很小,治愈了不少因血栓而中風癱瘓的病人,慕名而來求醫者絡繹不絕。

她根據臨床實踐,寫了許多論文,得到了學術界權威學者的好評。

李丹退休後,家裏的客廳,變成了門診。她發揚張家的醫德,免費為患者提供處方。患者為感謝她的醫德,送來了錦旗和匾。客廳牆上掛不下,錦旗一麵麵地重疊。

張漢俊的兒女,學了爸媽的樣,成長得優秀高尚。

兒子娶了彭懷義的女,溫柔賢淑,能幹漂亮;女兒嫁給了趙微的兒郎,忠厚誠實;仁義大方。三家人親親密密地來往,續寫著人間真情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