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 終焉的伊始(1 / 2)

在任何官方地圖上都找不到它的名字,跨過他的邊界線多半也渾然未覺,但根據某些人的說法,百慕大三角是真實存在的,有許多船隻,飛機和人員在這裏無端失蹤,至今得不到合理的解釋。

百慕大三角位於大西洋西側百慕大群島、佛羅裏達海峽和大安的列斯群島東端的波多黎各島之間,這裏全年主要受熱帶氣團控製,盛行東北信風。夏秋多熱帶颶風,狂風怒吼,常形成十多米高的水牆,還經常可以遇到海龍卷,它能把海水吸到幾千米的高空,海麵漂浮大批死魚海鳥屍體和船隻殘骸是常有的事,這給航行罩上了可怕的陰影。

而且,百慕大三角正處在南、北美之間地殼斷裂帶的北緣,火山和地震活動非常強烈,海底地形十分複雜。百慕大三角的下麵,大部分是深達六千米以下的北亞美利加海盆;北部是突起於四周深海盆的百慕大海台,西和西南側是靠近大陸和群島的廣闊的大陸架,南端是深達九千二百一十五米的波多黎各海溝。

這裏神秘而又危險,可甚少人知道這裏還存在著世界上最大的藍洞。

百慕大藍洞,進入百慕大的船隻都因為磁牆幹擾,無論是導航還是指南針都會失去一切作用,其往往隻是盲目的在百慕大三角外圍無限航行。百慕大藍洞隻有在衛星上才能發現,而且即使是衛星圖也不能準確的發現,因為這裏的藍洞實在太大了,從外太空看下去,這片海域隻是顏色較為深色一點而已,但這就正是百慕大藍洞,直徑超過三十萬英尺,深度···深不可測。

無論科學文明發展得如何快速,有些地方依然是人類的禁區。

比如說,深海。

深夜裏,突如其來的狂風夾雜著閃電和暴雨籠罩著整個百慕大,不時見到未來得及飛回岸邊的海鳥不知是被暴雨擊打還是雨雲中的電離子打中,紛紛墜落水麵。

雨水像是無窮無盡,帶著貪婪的寒氣不斷侵蝕著藍洞範圍內所有生物。

百慕大頃刻間隻剩下暗藍的天空和同樣黑得深沉的海麵,隻有些許月光透過雲層照射到海麵。月光照不亮的地方,盡數在雨幕中氤氳著無盡的黑暗。

整個海麵都被黑暗和雨水扭曲了,唯有紫色的雷光交錯時,才能看到這如墨般的大海,藍洞就像張開了廣闊無邊的大口,吞噬著世界的一切。

水龍卷從水麵交錯而起,一條,兩條,十條,一百條,無數水龍卷仿佛連接天地的支柱,撐起世界的庭院。水溫在急速下降,像是海神在收割著藍洞裏所有的生命。

百慕大附近海域的島上已經響起最高級的暴風雨警告,所有人都躲在自己的房子裏,聽著房頂如冰雹敲打般的雨滴聲,百慕大的天氣同樣風雲變幻神秘莫測,附近海域的居民都早已習慣了這種氣候驟變。人們隻好緊閉門窗,靜靜地等待暴風雨的過去,沿岸的燈塔射出的光芒連兩百米都不到,漫天的雨幕使光線產生扭曲,離遠望去也隻是一片黑色的無盡海域在肆意嘶吼咆哮,摧殘著整片空間。

百米高的海浪平地而起又迅速憑空灑落。今夜的百慕大如同世界末日般躁動,很久很久以前也發生過這種現象。

那是僅存在神話傳說裏的。

諸神的黃昏。

藍洞海下十八英尺,早在十萬英尺就已經沒有生物的存在。

十八萬英尺,傳說這裏叫冥河,也叫陰間,這裏是生命的禁區的地方。

這裏無限接近地心,這裏荒蕪,虛無,這裏擁有世界上最深的黑暗。

這裏也是一座代表著寂滅的牢籠。

黑暗的深海,最接近核心的海域,一個披著風衣的男人點起了風燈,在大海中漂浮仿佛一隻黑色的水母。

在這無盡的黑暗中,一點的光明猶如天際中最明亮的繁星。

深海下的寒流在風燈上結起了薄薄的霜,沒有加厚一分或減淡分毫,燈光昏黃散發著柔和的光。這一片昏黃中,卻能照亮他身邊數百尺。

男人把風燈挑起來,照亮他那雙滄桑眼眸和始終年輕的臉。

看起來依然很年輕,可那渾濁的眼睛卻訴說著,他已經很老了,湛藍的雙瞳,黯然無光。

風燈照亮男人身前的光景,那是一條古老的青銅橋,橋的盡頭就是黑暗的深淵。

男人踏上橋,順著橋側兩旁一條條栩栩如生的青銅龍雕向前邁進。

橋的盡頭並非深淵。

即便是深淵又如何呢,在這寂靜的世界裏,呼吸聲和心跳聲仿佛從不存在,無論是陸上生物還是海洋生物來說,這裏都是死地,恐懼早就被漩渦攪成碎片,又或者被這寂靜凍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