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漢武雄風(7)(1 / 3)

公元前91年,太子劉據、皇後衛子夫因“巫蠱之禍”自殺。而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多有過失,寵姬王夫人的兒子齊懷王、李夫人的兒子昌邑哀王都過早去世,而鉤弋子年幼,健康聰明,漢武帝常說“這孩子像我”,又感念他的出生與眾不同,心中十分喜愛,有心立為太子,隻是因為年紀太小,擔心即位後女主專恣擾亂國家政治,便猶豫不決。後來武帝召畫工畫了一幅周公背負成王的畫,於是左右群臣知道武帝想要立小兒子為太子。過了幾天,武帝譴責鉤弋夫人。夫人驚慌叩頭請罪。武帝說:“把她拉走,送到掖庭獄!”夫人回過頭來看著,武帝說:“快走,你活不成了!”不久即死在雲陽宮。鉤弋夫人死後,她的兒子劉弗陵被立為太子,就是以後的漢宣帝。

有人批評漢武帝的這種做法“違天理而拂人情”,以為既不合天理,又背離人情。也有人說,“武帝此舉,殘忍不經,殊非正家裕後之義。”如此殘厲的作為,是無從為後世宗族樹立典範的。漢武帝對鉤弋夫人的手段,固然對維護漢家天下的大局有利,但是對鉤弋夫人本人來說,實在是殘忍無情。專製帝王薄情冷血的心性,由此暴露無疑。

李夫人是如何得到武帝的寵幸的?

李夫人出身於唱伎之家,哥哥是著名的音樂家李延年。李延年想把她進獻給武帝為妃。但因為自己出身微賤,不便自言,於是請求平陽公主代為引薦。一天,武帝在宮中置酒,平陽公主也在座,李延年侍宴。待到酒酣,李延年起舞,唱自作的一首新歌,其歌曰:“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漢武帝聽了大吃一驚,忙問:“世上真有這樣的絕色佳人嗎?”平陽公主告訴他說,李延年的妹妹就是這樣一位“妙麗善舞”的女子。武帝心中一動,立命召李氏入宮。不久,李延年將其妹引入。武帝一看,果然是沉魚落雁、妙麗善舞,遂納李氏為妃。

漢武帝自得李夫人以後,愛若至寶,一年以後生下一子,被封為昌邑王。李夫人身體羸弱,更因為產後失調,從此萎頓病榻,日漸憔悴。色衰就意味著失寵,然而李夫人卻頗有心計,自始至終要留給漢武帝一個美好的印象,因此拒絕漢武帝來探病。漢武帝忍不住來探視,李夫人卻用錦被蒙住頭臉,在錦被中說道:“身為婦人,容貌不修,裝飾不整,不足以見君父,如今蓬頭垢麵,實在不敢與陛下見麵。”漢武帝堅持想看一看,李夫人卻始終不肯露出臉來,即使漢武帝以賞賜黃金及封贈李夫人的兄弟官爵作為交換條件,她仍執意不肯。漢武帝離開後,李夫人的姐妹們都埋怨她不該這麼做。李夫人卻說:“凡是以容貌取悅於人,色衰則愛弛;倘以憔悴的容貌與皇上見麵,以前那些美好的印象都會一掃而光,還能期望他念念不忘地照顧我的兒子和兄弟嗎?”她死後,漢武帝傷心欲絕,以皇後之禮葬之,並命令畫工繪製他印象中的李夫人形象,懸掛在甘泉宮裏。並且,武帝對昌邑王鍾愛有加,將李延年推引為協律都尉,對李廣利更是縱容關愛兼而有之。

六、漢武帝的酷吏

酷吏張湯為什麼落了個自殺的結局?

張湯幼時,父親讓他在家看門。父親回家後,看到肉有被老鼠偷食的跡象,就怪張湯看家不負責任。受到父親訓斥的張湯惱羞成怒,憤憤然掘開鼠洞,找到偷肉的老鼠和沒吃完的肉,舉告老鼠的罪行,加以拷打審問。張湯還記錄了審問的全過程,反複審問,把判決的罪狀報告虛擬的上級,並且把老鼠和剩肉取來,當堂最後定案,把老鼠分屍處死。他父親看到這一場景,又看到張湯所寫的判決書,大為驚訝,就讓他學習斷案的文書。

漢武帝時期,張湯成了負責刑法事務的權臣,後來補侍禦史。因在審理陳皇後巫蠱獄和淮南王、衡山王、江都王謀反事件中盤根究底,受到武帝賞識,累遷太中大夫、廷尉、禦史大夫。漢武帝劉徹為了強化專製主義中央集權,在政治、經濟上推行了一係列改革。張湯是製訂和實施這些改革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曾與趙禹共同編定《越宮律》、《朝律》。張湯用法苛刻嚴峻,又十分注意迎合武帝所好,他最為拿手的是以《春秋》古義治獄,審理案件完全以皇帝意旨為準繩,並推而廣之,把漢武帝對於疑難案件的批示製定為律令程式,作為以後辦案的依據。他還協助漢武帝改革幣製,實施鹽鐵官營,打擊不法富商大賈,誅鋤豪強兼並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