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哪裏來?我是誰?我要到哪裏去?
克萊因第一次看到這些被推崇的神乎其神的所謂終極問題,內心就覺得專研這些問題的人一定是神經病或者為了裝成神經病。換個說法,就是裝X。或許這些問題確實很難找到唯一的答案,也拷問著一個人的內心,但是這並不重要。
我還是我,喜歡什麼就做什麼,討厭什麼就拒絕什麼,餓了就吃,困了就睡。看著,想著,經曆著,痛苦著,快樂著,活著。
直到有一天,克萊因才想明白,我可以不是我。‘我’可以延伸到世界萬物。塵埃從哪裏來,塵埃是怎麼形成的,塵埃最後會變成什麼?家族從哪裏來,家族是什麼,家族的終極在哪?文明是怎麼形成的,文明是什麼,文明的未來在哪?宇宙從哪裏來,宇宙是什麼,宇宙的終點又在哪?每一個問題都不簡單,而‘我’才是提出這些問題的提出者和回答者。
人們總是在做著越是明白就越不明白的思考和研究。但是克萊因想明白了一點,人類為什麼要思考?那是古人為了在茹毛飲血中活下去。人類文明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那是人類為了要活的更久。宇宙為什麼是現在的樣子?那是宇宙也要活下去。
那就堅強的活下去吧,帶著最初的夢想堅持下去。我活在這個世界上已經足夠幸運,一切苦難和折磨都是精彩的人生。
————————————————————
天霾星雲在星聯掌控的星域中是個比較獨特的存在。由於它形成於中古代的超新星爆炸,還非常年輕,所以星際塵埃非常濃密。以前的人們隻能看到星雲裏年輕恒星發出的微弱光芒,至於這些恒星的大小,成分,有幾顆行星,有很大的爭議。所以,天霾星雲就像一座被迷霧籠罩的高山,充滿了神秘也遮擋了星聯前進的腳步。
4000多年前,人類在一處星際遺跡中,發現了擁有完整曲速引擎的飛船殘骸,經過當時全人類最頂尖的科學家們共同解析後,人類終於有了超光速航行的能力。人類的星際旅行技術開始有了一個質的飛越。
在擁有曲速引擎技術之前,人類隻能利用速度非常有限的亞光速旅行。費勁無數代航空先驅的探索,才找到了4顆可以殖民的宜居星球。其中有2顆,自然環境還非常惡劣。在擁有了曲速引擎之後,人類在星空中發展的腳步大大加塊了。星際移民不再是國家性的運動,星際探索也不再是集合所有人類的力量才能辦到的事情。人類在不到1000年的時間裏又發現並占據了4顆宜居行星。
這些新發現的星球給那些占領的國家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也帶來了在資源爭奪中失利國家的不滿。再加上移民星球的人民對宗主國的反抗。一場人類內部的星際大戰不可避免的打響了。無數個無辜平民在這場規模空前的戰爭中灰飛煙滅,國家支離破碎,環境遭到破壞。戰爭結束後,很多強極一時的國家逐漸沒落,戰爭發起者之一的斯沃帝國就是因為在這場內戰中失敗,遭到了星聯的前身元盟的報複。不敵之下整個國家的精英集團逃入了這片天霾星雲之中,就再也沒有出來。
天霾星雲星際塵埃濃密,幾乎不可能遠距離搜查或傳輸信息,而且星際飛船飛入這片星雲之後速度也會大受影響,曲速引擎靠近後也完全不能工作。所以元盟一直沒有再管這片星域。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也慢慢淡忘了這個失敗的政權。
時光飛逝,2500年後,星聯發現一種新的能源,核晶礦。核晶礦是一種天然的高級能源,能質比非常高。和當時最先進的電池相比,相同質量下它儲存的能量要高出100倍以上,而且可以反複使用。雖然核晶也有使用壽命,反複充能後也會慢慢失去儲存能量的能力。但是也足以引起一場能源革命了。
經過研究後發現,這種礦石隻存在於年輕的固態行星之中。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核晶礦裏的儲能元素會慢慢衰變,最後變成普通的晶體。天霾星雲裏隱藏的年輕恒星係重新走進了星聯的視野裏。
400年前,經過長途低速的星際旅行之後,星聯終於第一次進入了天霾星雲內部。結果發現天霾B號星和D號星居然都擁有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而3000年前逃入這裏的斯沃帝國,已經成了這兩顆行星的主宰。
經過初步的探測之後,星聯發現天霾B號星和D號星的宜居行星上無疑都蘊含有核晶這種物質。而且斯沃帝國已經發現了這種先進的能量並進行了開采。雖然星聯在戰力上無疑擁有壓倒性的優勢,但是天霾星雲獨特的環境讓星聯不願采取大規模戰爭來占領這兩顆星球。如果貿然對斯沃帝國發動星際戰爭,兵力的輸送耗時將非常長,花費的財力也非常驚人。通過談判來和斯沃帝國交易這種資源是更加理性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