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煦的陽光,暖暖的微風,柔軟的沙灘,清涼的海水,低垂且隨風搖曳的椰子樹。
一隻孤單的海鷗俯衝海麵,叼起一條銀魚,然後又迅速地飛起。
孔布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正置身於一個美麗的典型孤島環境中。
他下意識地查看了下右手臂上的任務欄。
刷分模式。
劇情:《蠅王》。(推薦觀影指數:★★★★★)
類別:哲學恐怖片。
劇中身份:飛機廚師。
任務:保護豬仔、西蒙、拉爾夫,維護孤島民主製度。
活命時間:從進入孤島開始,直至營救人員到達。
這部影片由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威廉·戈爾丁的代表作改編,老版拍攝於1963年,翻拍於1990年,堪稱影史上的經典。它由一群未成年的小學生墜落孤島拚命求生而發生的一係列事情,來控訴希*特*勒式的獨*裁暴*政在人性之中來的會多麼自然。而民主的道路則坎坷而曲折,以至於即便獻上鮮血與生命也難以實現。
這麼經典的哲學恐怖片,對於恐怖片癡迷者的孔布來說,他當然看過。不過,他為了確保任務萬無一失,還是點擊了右手任務欄中快速瀏覽原劇情的按鈕,重新溫故劇情。於是,《蠅王》的一幕幕,就快速地在孔布的腦海之中回放了起來。
幻想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一群六到十二歲的孩童在撤退的過程中由於飛機失事墜落到一個孤島之上。起初,以拉爾夫為中心的溫和民主派,在這群孩子中建立起了一個共和製的團隊,以維護文明在孤島上的延續,保持眾人回歸文明社會的渴望。但由於拉爾夫不善於打獵,不善於鼓舞人心,除了民主之外,不能給這群孩子帶來任何實質性的幫助。
而就在此時,唱詩班的領隊傑克,一如希特勒般既崇尚暴力又善於演講,而且頗具打獵天分,他一步步帶領自己的小團隊推翻了拉爾夫的共和製,建立起了獨*裁的中央集權組織,那群皈依傑克手下的孩子們在傑克的帶領下嚐到了茹毛飲血的甜頭,逐漸放棄了返回文明社會的欲望,淪為一群連文字都不會使用的瘋狂“土著”。
傑克則趁機打壓異己,企圖殺死拉爾夫以及在其手下效忠的小弟豬仔等人,以圖徹底穩固自己在孤島上的統治地位。
…………
a.海螺的號角。
遠處,由海螺吹起的號角聲已經響起。
這是拉爾夫吹起的集合號角,這群從飛機上墜落孤島的孩子就是因為這號角聲,才從荒島各處趕來重新聚集在一起。
為了感恩拉爾夫將大家重新召喚在一起的功勞以及他在海邊隨手撿起的那個海螺,大部分孩子在第一次選舉首領的時候,都把票投給了拉爾夫。而且那海螺還被賦予了神聖的象征意義,好比法老的權杖,誰拿著海螺,誰就擁有話語權。
孔布循著海螺號角聲傳來的方向跑去,他想要盡快到達集合地點,因為在團隊組建的時候,率先到達的人,總會比後到達的更有發言權。
“嗨!”
“嗨!”
……
很快,孔布與一群孩子們終於在沙灘上互相碰麵。那些孩子再次看到了同類,都興奮異常。
豬仔已經開始詢問每個人的名字了。豬仔的真名叫做皮哥,其英文名字的發音與pig(豬)十分相似,故外號豬仔。他是一個帶眼睛,而且患有哮喘的胖子,他是拉爾夫以及民*主製最堅定的擁護者。這個時候,他表現的就好像團隊救世主一般。但後來根據劇情可知道,豬仔就跟他的名字一樣,其實是一個懦弱無能,整天就知道婆婆媽媽地嘮叨個不停的笨蛋。
“威廉。”
“喬治。”
“薩姆、埃裏克。”
……
“你叫什麼名字?”豬仔走到孔布身前,一臉疑惑地問道。畢竟,其他墜落孤島的人都是12歲以下的小學生,唯獨來此執行任務的孔布是一位23歲的青年。包括拉爾夫在內的其他所有孩子也都把目光關注到孔布身上,畢竟,在危險的時刻,成年人總會成為他們依賴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