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後傍晚的一縷陽光從天邊退去的時候,大都城中卻並為因此而停止喧囂。
此時正是元朝末年,元順帝殘暴,漢人苦受韃子欺淩,而天災又不斷,天下百姓怨聲載道。各地英豪紛紛揭竿而起。其中又以明教聲勢最為浩大。
大都是元朝的都城,雖然此時天下已經大亂,但是卻絲毫沒有影響到大都的繁榮,城內依舊是歌舞升平。
可是無論是多麼繁華的外表,都會有其陰暗的一麵。大都城西的一個角落裏,有著一間破舊的房屋,破舊的讓人已經分不出它曾經是幹什麼用的,隻能從地上的一塊已經腐朽的木匾上看出似乎是“城隍廟”三個字。不過這廟裏的城隍似乎已經被趕走了吧!
此時,從不遠處走來一群人,看人數有十來個,他們衣裳襤褸,卻有說有笑的一路走過來。這個世界真的很奇怪,有的人家財萬貫,錦衣玉食,有的人卻隻能靠著乞討為生。但是更怪的是家財萬貫的人大多數天天愁眉苦臉,滿麵憂愁。反而比不上做乞丐的,天天嘻嘻哈哈,活的瀟灑快活。
“盛大哥,雖然今天我們的錢不夠,但是′福生藥鋪′的徐掌櫃還是答應把藥先賒給我們了!徐掌櫃真是個好人!”一個身材瘦小的十來歲男孩,向走在前頭的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笑著說道。
聽了這話,被稱為“盛大哥”的那少年道:“嗯!知道了,等過幾天小七病好了,讓他親自上門去謝謝人家!”
這時,旁邊的一個人說道:“盛大哥,這幾天為了給小七看病,我忙要飯得來的錢差不多都貼上麵了,現在還欠著徐掌櫃的債,可是小七的病還是一點起色都沒有,如果在這樣下去,我們……”
他還沒有說完,“盛大哥”就接過話說道:“別說了,我也知道大家的難處,可是小七是我們一起生活的兄弟,無論怎麼樣都沒有讓他自生自滅的道理,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咬緊牙關,挺一挺,困難就過去了!”
那人又道:“如果,最後小七還是沒有挺過去,怎麼辦呢?”
“盛大哥”歎了口其說道:“那隻能怪小七的命不好了!”
一群人說著進了破廟。
這件破廟外麵看著比較破敗,進了裏麵卻好了許多,雖然,一樣很破舊,但是卻被眾乞丐收拾的很幹淨,連屋頂上一些碗口大的破洞,也被他們用稻草堵上了。
走進破廟後,“盛大哥”馬上就給大家進行了分工,“狗子,你去後麵把藥煎了。”他說著把裝著藥紙包遞給身邊一個身材瘦小的孩子。狗子接過藥包也不問什麼,直接就奔後堂去了,顯然平常這事情也是他幹的,熟練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