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罷,此事暫且不提了。”張玄風無奈道。
又道,“師兄,我準備讓這小家夥試一下悟道,你看如何?”
張玄風突然看向玄陵,一臉的笑意。
悟道?
一旁的無相內心早已驚駭萬分,這玄風所說的悟道可不是普通的打坐修煉,感悟精進。
而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就算是天師府的精英弟子也很難獲取這一機會。
長明燈下,悟道蒲團,得道者,寡也!
靠得不僅是天賦,更是機緣。
張玄陵麵不改色道,“師弟,需知這機會不可多得,就算是當年咱們的師兄也……”
“我都知道,隻是這長明燈將熄,怕是這龍虎山的運勢要到頭了。”
張玄風突然感慨道,語氣中滿是惆悵。
小家夥自然是聽不懂兩個大人在說些什麼,隻是偶爾從那位無相師兄變化豐富的臉色中,意識到他們正在談論的話題有多麼沉重。
張玄陵低頭不語,良久才歎息道,“縱是如此,這小家夥未必有這機緣,況且,如此,說不定反而是好事。”
玄風靜靜看了看自己這位師兄,從來都是口是心非,表麵上放蕩不羈,不問世事,其實心裏麵如明鏡般通透。
“不試試怎麼知道結果?師兄,方才可算是你真心話?”
張玄陵頓時語噎,默不作聲。
張玄風也不在意,笑著對小家夥招招手,“師侄,你師父可曾傳授你修煉法門?”
小家夥道,“傳了。”
“如此,甚好,你便坐於這蒲團之上打坐吧。”
張玄風道。
“現在嗎?”小家夥有些不解,以往他打坐可都是在晚上。
“不錯。”張玄風點點頭。
“哦。”
小家夥走上前來,少有的聽話。
婆娑的燈光下,蒲團青黃相接,不隻是是何物編織而成,顯得十分光滑。
盤腿坐了上去,擺好姿勢,五心向天,很快小家夥便進入了冥想狀態。
《百會篇》,小家夥早已熟透,也能漸漸明白其中的妙用,吐吸見,凝實了不少的真氣緩緩流動,這是一種不可言傳的玄妙感覺。
無相在一旁靜靜看著這位小師弟的一舉一動,吐納間,綿長的真氣在口鼻與空氣中交錯,形成了氤氳白氣。
他有些驚訝,忍不住向張玄陵問道,“師伯,敢問您傳授給師弟的可是《十二段錦》?”
張玄陵道,“不錯。”
無相更加忍不住好奇,“可是,此法門不是……”
說到這裏,他沒有說下去。
作為道門真傳弟子,他當然知道這《十二段錦》法門,作為吐納鞏固,它可以算作頂尖,可是作為這主修法門……卻是……
修煉的常識,一個人隻可主修一門法門,當然,吐納法門不算其中。
可是這《十二段錦》卻是有些奇特,吐納與修煉一體,也就是說,它既是吐納法門,也是修煉功法。
更重要的一點是,能夠練成第一層的人少之又少,練成三層者,普天之下,鳳毛麟角。
這最高境界的十二層,可以說是根本不可能。
所以無相納悶啊,師伯怎麼會讓師弟修煉此法門的?
張玄陵輕輕笑道,“嗬嗬,剛好記得這法門……”
……
那也不能……無相已經不知道用什麼詞語描述此刻的內心。
心中唯有一個念頭:幸好他不是我師父。
而張玄風饒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張玄陵,並無言語。
小家夥自然不知周圍的情況如何,靜坐蒲團上,一如往日將那真氣引導百會,穴位似乎又鬆動些。
周圍不見聲響,越來越靜,內心如湖水般波瀾不驚。
突然,一滴火焰如水般落在湖麵之上,湖麵蕩起一層漣漪。
湖麵起微瀾,然而,小家夥的心卻沒有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