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浙江金融服務體係保障機製(2)(1 / 2)

第三,當前區域金融人才培養體係在防範區域金融風險方麵存在不足。區域金融風險的管理和防範需求大量的專門人才,目前的金融教育對這方麵的培養比較欠缺。一是金融企業內部的風險管理人才,包括對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以及宏觀風險進行有效管理的人才;二是金融監管部門地方派出機構中的區域金融風險識別、監管和處置人才,三是地方政府部門區域金融風險管理人才,尤其是當區域性金融風險突發狀況下進行及時協調和處置風險事件的專門人才。

三、浙江區域性現代金融服務體係保障機製構建

現代金融服務體係保障機製的構建要因地製宜,要符合地方經濟金融發展需要。浙江金融業在向著現代金融服務業的目標邁進時,在區域金融創新領域大膽探索取得了豐富的成果,隨著立足浙江特色的現代金融監管體係、基於浙江文化大省的信用體係和基於浙江教育強省的金融人才培養體係的建立和完善,必將對保障區域金融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建立具有浙江金融特色的現代金融監管體係

首先,加強區域金融監管體係的協調機製,防範區域金融風險。

浙江金融業的發展,秉承敢闖敢拚的“浙商”精神,無論是規模總量,發展速度,還是運行效率在全國範圍內走在前列,但同時也在先行先試和管理操作過程中存在潛在的風險。因此,浙江的金融監管體係一是要建立與現代金融服務體係相適應的區域金融風險預警係統。具體可由人行中心支行、區域內證券監管部門、保險監管部門和轄內各大金融機構共同組成,主要負責轄內金融風險的監測和預警,及時將各種風險信息和對策措施傳送到轄內各級政府部門和各金融機構中去。二是要建立與現代金融服務體係相適應的地方性法規和實施細則,要盡快製定頒布一係列地方性金融法規及其實施細則。三是要對原頒布的有關法規、製度進行清理,對不適應的條款進行廢除或修訂,對立法環境尚不成熟的,先製定一個過渡性的暫行規定。

其次,完善區域金融監管體係的創新機製,促進區域金融創新。

浙江金融業發展,依托浙江民營經濟發展的肥沃土壤,具有經營機製靈活,區域性金融創新不斷湧現。為此,要依托科學的金融監管信息係統,建立與現代金融服務體係相適應的地方金融監管協調機製,以適應對區域金融創新的監管需要。一是要加快金融監管信息係統的網絡化建設,加快各金融機構內部控製監管信息的網絡化建設,實現係統內部業務發展與監管信息同步反饋。二是加快地方監管部門的監管信息網絡化建設,改善信息傳遞方式和速度,增強信息的透明度和準確性。三是加快地方監管當局之間的監管信息網絡建設,以實現金融監管信息共享。

再次,加強區域金融監管體係的自律機製,強化區域金融功能。

浙江金融業的發展,具有金融資源存在和流動的形式多樣化、金融資源區域集聚迅速,金融資源流向目的性強、金融資源信息傳遞快等特點。為此,要建立與現代金融服務體係相適應的地方金融自律體係。一是在地方監管部門的鼓勵、指導以及社會輿論的倡導下,在自發、自願的基礎上建立區域性金融業同業公會。二是賦予金融業同業公會具有行業保護、行業協調、行業監管、行業合作與交流等職能。三是在金融機構內部合理設置內控機構。各地方金融機構都要建立與本係統業務發展相適應的內部審計部門或稽核部門,並具有相對獨立性、超脫性和權威性。

(二)建立基於浙江文化大省的信用體係

首先,豐富區域信用體係參與主體,強化區域金融功能。

一是要擴大信用主體的參與麵,積極培育政府、企業、個人三大信用主體(具體包括人民銀行、省信用辦、省信用中心、改革委、評級機構、企業、個人),構建信用政策法規體係、信用服務體係、信用文化體係、信用監管與獎懲體係、區域聯動體係五大體係。二是要重點把金融業信用信息加以擴展和完備。要以信貸征信體係建設為切入點,進一步健全證券業、保險業及外彙管理的信用管理係統,實現聯合征信數據庫與企業信貸征信係統之間的對接共享。三是要逐步擴大征信範圍,可以個體工商戶、重點人群等為切入點,逐步征集政府行政部門、行業協會、公用事業單位所掌握的個人信用信息。

其次,搭建區域信用體係公共平台,防範區域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