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得到江蘇省作家協會的支持,將我的第一部中短篇小說集推向了讀者。感謝這一分的肯定,感恩這十分的溫暖。諸多前輩一連串的善意,圓成了一個青年作家倔強的夢想。
雖然很自負地寫小說很久了,但我總覺得自己還可以幹得更好一點。這部小說集收集了我在21世紀頭一個十年裏,寫下的一串有特點的作品。它們安安靜靜,它們默默無聲,慢慢獲得小說應有的一些好品質。然後,在一些文學期刊上不起眼地登場與謝幕,回到我的硬盤裏。太久的等待,以至於我如害怕打開潘多拉盒子那樣,害怕打開我的硬盤。現在,它們還是被打開了,連同我十年的成長一起,陳述著對這個世界感覺與意見。卑微,但茁壯,不減希望。
《一場世界性爭論》是一部適合倒著看的小說集。它逐一講述了有關青春、愛情、童話、婚姻、宗教、曆史、戰爭、苦難、疾病、死亡等種種故事。從慢跑到飛翔,讀者既可以找到我個人敘事成長的速度感,也能把視角拉升起來,跟我一起打量打量我們這個充滿太多爭論的世界。是的,太多的爭論吵吵嚷嚷,構成了世界喧嘩的麵孔。這麵孔之下,是我們需要被審美照亮的生活。我們死心塌地地賴在生活裏,其實不怕塌地,就怕死心。心不能死,死得如生活一樣僵硬,就一點不好玩了。因此,我們也要參與到與世界的爭論中來,要麼被它說服,要麼說服它。要麼就這麼一直倔強地爭論下去,把我們的話語變成風中的水滴,彙集到虛闊之中。基於善、基於美、基於希望,豐饒而強勁的想象力就是可乘之風。
長期以來,我一直喜歡和同行的青年小說家,許海峰先生探討中短篇小說敘事的奧妙。我們像研究炸彈一樣,在海濱小城裏,悄悄研究敘事在中短篇文本裏爆炸的效果。世界負責出故事出引線出火藥,我們負責出寫作出苦力。我們不管代價,隻管爆炸。結果,我可以向熱衷於影視的海峰先生證明:短篇可以有電影大片的容量,而大片絕沒有短篇的濃度。至於中篇小說,則完全是一種內心的定向爆破,由我引發,導向讀者,導向一次對世界看法完全一新的靈魂革命。如是,則小說小乘。
是的,小說就是我們和這個世界的爭論之一。小說不息,爭論不止。我們經曆了,知味了,通過閱讀與寫作,大聲爭辯,輕柔耳談,引爆共鳴,讓緊張的內心漸漸有了靈魂的溫暖與開闊。
2011年6月18日於海濱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