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為脫身川島低首 奉新命筠珩獨行(2 / 2)

這數月,史筠珩順利地完成了與德國、意大利等國的建交工作,國際上承認汪政府的國家已達十餘個,這令汪兆銘大喜過望。

可是,汪兆銘卻對於76號的工作大為光火,自去年冬天以來,76號的一係列行動受挫。新亞和平促進會會長張嘯林遇刺、RB大將佐佐一郎身亡,不一而足,他嚴厲申斥李士群和丁默屯工作不力,並委任史筠珩兼任特務委員會副主任一職。

“汪主席,隔行如隔山,你要我做外交工作,筠珩尚步履維艱,諜戰工作,真不知如何著手。”史筠珩連連推卻。

“筠珩,你是我的得力幹將,陳公博要顧全南京,周佛海要協理ZJSH我就打算交給老弟你了。”汪兆銘信誓旦旦地說。

“黨國人才濟濟,士群兄和墨屯兄均是百裏之才,暫時的受挫,在所難免。”

“你不知道如今的人才,哪有幾個忠心耿耿。民國十三年,蔣中正在我手下做事時,畢恭畢敬,沒兩年工夫,他背棄總理遺囑,竟然踩著我的鼻子上去。我韜光養晦十餘年,終於借助RB人的力量,光複了總理的遺誌,可惜我已朽邁,垂垂老矣了。”汪兆銘豎起手指,做出六的形狀,“眼看我就要花甲之年,土都埋到脖子了。曲線救國,談何容易,百受詬病,千夫所指。”

史筠珩默然不語。

“筠珩,你有沒有讀過嶽武穆的《小重山》?”

“少時讀過,不知汪主席的意思。”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裏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舊山鬆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汪兆銘邊踱步邊絮絮說出。

語調中夾雜著一生的淒愴和落寞。

汪兆銘認為自己錯失了最佳的時機,本該建功立業的年紀,卻被蔣中正高過一頭,而蔣的亂政,也使他甚為不滿,牢騷滿腹。

當年意氣風發的汪兆銘不滿同盟會內鼓吹論調高漲,而無實幹家的困境,北上行刺攝政王載灃,卻不幸被捕。

在獄中,他堅貞不屈,從容賦詩:“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可眼前這個僂背的老者,哪裏還有半分當年的豪情壯誌?史筠珩不禁眼目淒然。

“汪主席,屬下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史筠珩正身而言。

“筠珩,我相信你的能力。”汪兆銘拍了拍史筠珩的肩膀,“未來,還是你們年輕人來接替我的工作。”

ZQ方麵電令:“攪亂76號步調,為光複做準備。”

延安方麵秘電:“打入敵人內部,有針對性策反。”

紫金山上,春木蔥蘢,鳥鳴啁啾,一片盎然景象。史筠珩卻無暇欣賞,他要在暗箭無數的SH開辟新的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