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資產重組和綜合運用(1 / 3)

一、資產重組與賺錢的良性循環

哈默是世界知名的美國企業家,是傳奇式的人物。他最大膽、最精明、最富冒險精神,是一位成功的資本營運者。他善於從產品經營轉向資本營運,什麼能賺錢、賺大錢就經營什麼;善把產品與資本分離,從資本增值率低的產品轉向資本增值率高、回報率大的產業,善於把資產重組和賺大錢有機結合起來,當所經營的企業、產業進入鼎盛期,資本得到最大限度增值時,用高價賣掉,同時又瞄準那些極有發展前途的產業,用最低價格收購這些產業中的瀕臨破產的企業,追求未來效益,長遠效益;敢冒風險又善以智慧回避風險,以獲得最高的投資回報率。哈默一生,到過許多國家,經營過許多產業,獲得最大的成功,成功之道是善於資本營運,不墨守成規,不死守一業一地,見好就收,再冒風險。

(一)善發現問題,妙用信息,搶先一步

在經營父親送給他的製藥公司中,哈默發現公司的一種產品薑酊的銷量增長得特別快,為了尋根究底,哈默前往弗吉尼亞州的首府裏士滿拜訪顧客。在裏士滿的一家藥店裏,藥店掌櫃告訴他,將薑酊和薑酒混合起來,再加入冰塊,即可製成濃烈的混合薑酒,並說在那實行禁酒法的日子裏,人們碰到這種含酒精成分而又不違法的飲料,必定開懷暢飲。從藥店掌櫃的描述中,哈默意識到自己的公司簡直已經搬到了金山上。他立即趕到公司的開戶銀行,開出一張100萬美元的信用證,然後向美國商業部打聽到全世界主要的生薑出口國,搶先一步把那些地方可供的期貨全部買了下來,壟斷了生薑貨源,從而壟斷了美國的薑酊生產。公司設立了專門的裝瓶生產線,工作人員也增至1500多人。在開始實施禁酒令的1919年,美國人的年均收入是625美元,而哈默這一年的純收入高達100萬美元,成了年輕的富翁。

(二)敢冒風險,來回賺大錢

1921年6月,在經營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哈默輕鬆地完成了學業,成為一名實習醫生,並被安排於1922年1月開始實習。這時哈默決定利用實習前的半年時間到蘇聯去做點有益的事,他以200萬美元的價格將他的公司賣給一位雇員,帶著他用6萬美元從美國國防部剩餘物資部買到的一整套野戰醫院的設備,以及用1.5萬美元買來的一輛新救護車和一整車的藥物、器械來到蘇聯。他在蘇聯烏拉爾地區考察了一個月,看到那裏有著豐富的寶藏,白金、綠寶石和各種礦產應有盡有,但這裏的人都餓著肚子,得不到起碼的糧食和生活必需品。當時美國糧食大豐收,每蒲式耳小麥的價格跌到1美元。他成功地從美國購買100萬蒲式耳小麥運到烏拉爾地區,使該地區的人度過了饑荒,並將100萬美元的皮毛、皮革和其他貨物運回美國。列寧得知這件事後,熱情地會見了哈默,並批準他為第一個取得蘇聯礦山開采權的外國人,鼓勵他投資建廠,同蘇聯進行貿易。不久哈默開辦了美國聯合公司,在蘇聯遠東地區收購皮毛銷往美國和歐洲,並成為福特汽車公司、美國橡膠公司、美國機械公司、派克製筆公司等38家美國公司在蘇聯的獨家代理商,賺取了大量的美元和盧布。

1925年,蘇聯對外貿易有了很大發展,不希望再通過哈默同西方國家做生意。就在哈默考慮他是否有必要繼續留在蘇聯的時候,他到文具店買鉛筆,發現在蘇聯買一支鉛筆要50戈比,相當於26美分。哈默進一步調查,發現蘇聯鉛筆奇缺,需求量又大,而且全部要從德國進口。哈默認定這是他絕好的機會。於是他收購了位於莫斯科的一家已經停產的國營鉛筆廠,並從德國、英國引進了一批鉛筆生產技師,從荷蘭引進了生產設備,采用了美國式的計件工資製,到1926年產量達到9500萬支,不僅滿足了蘇聯的需要,而且把20%的產品出口到英國、土耳其等十幾個國家,從中得到了數百萬美元的收益。在從事貿易和鉛筆生產的同時,哈默大量收購沙皇時代的皇宮用品和古玩、名貴油畫等藝術珍品。1930年,哈默用幾百萬美元的合理價格將鉛筆廠和他在蘇聯的其他財產賣給了蘇聯政府,帶著他的家人和大量的藝術珍品離開了蘇聯。回到美國後,哈默出賣了一部分藝術品,又賺了幾百萬美元。

(三)生產緊俏、短缺商品,從酒與酒桶中賺大錢

1933年,美國廢除了禁酒令。哈默清楚地意識到,隨著酒高潮的到來,市場對酒桶的需求將會大增。但這時市場上沒有酒桶出售,因為自1919年開始實施禁酒令以來,沒有人需要酒桶了。現在酒桶空前緊缺,特別是用晾幹的白橡木製成的酒桶需求量更大。這種桶板必須是一寸厚,至少經過兩年風幹的白橡木板,而全美國都無法找到這樣的木板。但哈默知道在哪裏可以弄到桶板。他立即發電報給蘇聯外貿部,以每隻酒桶5美元的價格訂購了幾船桶板,隨後到安蒙澤的布什酒廠,表示願意供給他們酒桶。布什酒廠立刻給他一張10萬美元的支票,訂購一萬隻酒桶,平均每隻10美元。其他酒廠得知哈默從蘇聯進口桶板的消息後,也紛紛向他訂購。但哈默訂購的幾船桶板抵達紐約時,他才發現運來的不是成型的桶板,而是一塊塊晾幹了的白橡木板,並且在美國無法找到一間加工桶板的工廠。哈默利用紐約船塢公司的一個碼頭修建了一座臨時的桶板加工廠,每天生產3000隻酒桶,仍然供不應求。哈默又在新澤西州的朱爾敦建了一座現代化的酒桶工廠。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由於不準釀酒廠使用當時奇缺的穀物,很難買到威士忌酒。有一天,在哈默家做客的弗雷德、金貝爾勸他買點美國製酒公司的股票,說:“誰要買到他們一份股票,他們就準備給誰一桶庫存的烈性威士忌作為股息,我們是零售商,法律不允許我們直接購買股票。你買股票,我從你手中買威士忌酒。”按每股90美元的代價,哈默購買了5500股美國製酒公司的股票。不到一個月,他從美國製酒公司得到5500桶酒。哈默把這批每桶50加侖的酒改成瓶裝,並貼上自己的商標,然後賣給金貝爾。這樣,哈默很快賣掉了2500桶。這時,哈默在蘇聯結識的一位化學工程師艾森伯格先生告訴他,在純威士忌酒中摻進80%用土豆製成的廉價酒精,可以使他手中的威士忌酒變成原來的五倍,而在那個時候,絕大多數酒客都會把他摻有土豆酒精的威幹忌酒當作美味佳品,因為他們分辨不出摻有土豆酒精的混合威士忌酒同純威士忌酒之間的差別。艾森伯格還告訴他:在新罕布爾州紐馬克特緊挨緬因州的地方有一家酒廠,因其老板不能按期償還一筆借款而被政府接收,政府打算把這家酒廠賣掉,可以花一小筆錢把它買下,改成一家生產土豆酒精的工廠。土豆的來源不用發愁,緬因州土豆生產過剩,農民倉庫裏堆滿了土豆。哈默按照艾森伯格的建議,用5.5萬美元買下了那家酒廠,雇用一位善於把普通馬鈴薯變成烈性酒精的德國化學工程師,以每100磅土豆10美分的低價購了幾千噸土豆。開始生產土豆酒精。沒過多久,摻了土豆酒精的威士忌酒就上市銷售了。生意的成功超過了哈默的意料。但他預計政府可能再次宣布“穀物開放”,允許用小麥、大麥等穀物來釀酒。於是他購買9家閑置的穀物製酒廠,隨後買下美國製酒公司的一家製酒廠和一座大型糖漿酒精加工廠,並把自己的公司取名為“美國聯合製酒公司”。這樣,哈默沒花多少時間,竟成為全美國第二大威士忌酒生產商,又一次大獲成功。後來,哈默采取大幅度降價的措施,使他的酒在市場上取得絕對優勢,一躍成為美國第一流名酒的製造商,每年銷售100萬箱。他的競爭對手,申利製酒公司的董事長羅森斯塔爾被激怒了,主動找哈默談判。於是哈默把製酒廠和庫存貨物以可觀的價格賣給了羅森斯塔爾,退出了威士忌酒業。

(四)外行請內行,也能賺大錢

哈默愛吃牛排,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普通美國人很難買到優質牛肉。哈默在新澤西州雷德班克有一座11英畝的莊園,人們稱為“幻影島”,他在莊園裏雇傭了一名臨時農業工人。這位工人聽說哈默想吃一盤優質牛排,建議他去買一頭草牛。哈默同意了。一周後,他從紐約辦事處回到莊園,看到一頭黑色安格斯良種牛,工人抱歉地說:“買不到草牛,隻好買了這頭母牛,這母牛懷仔兒了,很快就會生下一頭小牛犢來的。”哈默說:“下仔的牛可不能宰啊!留著它好好喂著,以後再說。”後來哈默農莊附近的一位飼養黑色安格斯良種牛的權威人士,邀請他一起去參觀一次純種牛的評比展銷會,一頭來自法布羅市諾克斯大養牛場的母牛贏得了那天的頭獎,並當眾拍賣。養牛行家們的出價慢慢超過了500美元,而哈默出價1000美元,使母牛和獲獎彩帶一齊歸他所有。在評比展銷會上,哈默聘用了諾克斯養牛場的經理,以2.75萬美元買下一頭一年前曾獲國際預賽冠軍名叫“威利”的種牛,並把他的農場擴大到900英畝,開始了他的養牛事業。“威利”和哈默買來的其他公牛一起,繁殖了數以百計的後代,哈默養牛場每年可獲利100萬美元。哈默花10萬美元買下了號稱20世紀最佳公牛的“埃裏克王子”。這頭公牛在一次意外事故死去之前的三年時間裏,為哈默賺了200萬美元。就這樣,哈默這位最初被養牛專業人士看作“門外漢”的牧場主,逐漸成為安格斯良種牛養殖業中公認的領袖人物。1954年5月,“埃裏克王子”在一次意外事故死去後不久,哈默決定退出養牛業,幻影島大牧場解散,大拍賣連續舉行了三天,賣價達到100萬美元。

(五)從經營資本到開發產業,營運股票,綜合賺錢

1956年,哈默遇到森·沙比羅(他在洛杉磯當會計師的一位遠房親戚),沙比羅告訴他,20年代初期即已創立,並與當時的埃德賽爾公司齊名的一家石油公司——加利福尼亞的西方石油公司,此刻正處於風雨飄搖的困境中。在洛杉磯股票交易所中,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每股隻賣18美分。公司全部60萬股票的市場價值不到11萬美元。沙比羅建議哈默買一點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

哈默查了一下該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發現該公司股票甚至不值每股18美分。連同存在銀行的1.4萬美元現款,該公司的資產總值不過7.8萬美元。且財政收支出現赤字:全部收入隻有5萬美元,而開銷卻達9.3萬美元。哈默測定該公司的實際價值隻有三四萬美元,因而拒絕購買這種股票。但是,哈默同意借給西方石油公司5萬美元,讓該公司鑽兩口油井,如能出油,則雙方各得50%;如果不出油,則哈默可作為虧損從應繳稅款中扣去這筆錢。出乎哈默意料的是,這兩口井都出油了,其中一口井發展成一個小油田。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也因此漲至每股1美元,哈默開始在市場上購買該公司的股票。

不久,西方石油公司遇到一個良機,在洛杉磯郊區的一個油田,已有9口產油井和幾口尚待開鑽的油井,其主人急於把它賣掉,索價100萬美元。西方石油公司再次去找哈默,條件依舊:各得50%。哈默同意了。此時,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價格已達每股1美元50美分,哈默采用“選擇購買權”的方式把他的投資轉換成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成為該公司的最大股東。對石油這一新的投機事業來說,哈默還是一名新手。他找到曾當過殼牌石油公司工程師的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尼克·範·溫根,把他請進了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會。又按照範·溫根的指點,找到了石油行業中公認的鑽探能手裏德。經過一次推心置腹的長談,哈默說服裏德將他的鑽探公司與西方石油公司合並,使裏德成為西方石油公司的股東並效力於西方石油公司。

1961年,西方石油公司按照青年地質學家鮑勃·泰茨活思的建議,進軍舊金山以東德士古石油公司放棄了的那片地區,在那裏發現了價值2億美元的天然氣田,一躍成為加利福尼亞第二大天然氣公司。9個月後,在該地區附近的布倫特德又鑽出另一個蘊藏豐富的天然氣田。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上漲到15美元。

發現天然氣之後,哈默集中力量組建一個專門經營天然氣的聯合企業。他買下了貝斯特化肥公司價值1000萬美元的股票,接著用價值1500萬美元的西方石油公司股票買下了經營上陷於困境的美國第三大硫黃公司——傑斐遜公司。幾星期之後,硫黃價格上漲,使傑斐遜公司的資產一下子翻了兩番。在此期間,西方石油公司在佛羅裏達州發現了一座蘊藏量豐富的磷礦,哈默投資幾百萬美元建了一座工廠,用磷礦石和硫黃生產超級磷酸。一船超級磷酸相當於三船磷礦石和一船硫黃。這種超級磷酸運抵各地後,可以同鉀和氨合成在一起製成常規的化肥。這樣,西方石油公司在化學肥料生產方麵又取得了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