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推薦序(1 / 1)

在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和科技高新化的今天,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綜合實力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個國家與地區的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是這種綜合實力競爭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方麵。企業的競爭不僅表現為某個單項或方麵的競爭,如人才競爭,而且表現為企業綜合實力與核心競爭力的競爭。這種競爭的背後,實質上是企業管理模式或運行機製優劣的較量。采用先進的、科學的管理模式意味著能夠高效地整合配置企業內外的資源,在競爭中贏得優勢;固守落後的、殘缺的管理模式意味著低效或浪費企業內外的寶貴資源,在競爭中處於劣勢。這恐怕就是目前眾多國家政府、企業或其他社會組織重視管理模式、機製創新的原因。盡管中國許多企業經過多年的市場經濟洗禮,其組織治理水平和經營管理效益已有長足進步,但從總體上看,與世界一流企業的管理水平差距甚大,其中關鍵是企業管理模式或運行機製上的差距。如何縮小中國企業與世界一流企業的差距是目前中國企業亟待探討、解決的重大而緊迫的課題。本書從學習、解讀當代世界一流管理模式—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入手,研究如何結合中國企業經營管理實踐創建卓越績效管理模式,以進一步縮小中國企業與世界一流企業經營管理的差距,其立意甚高。

卓越績效管理模式是目前世界眾多國家政府、世界一流企業共識程度較高的一種組織或企業管理模式,最初是以美國國家質量獎標準(卓越績效模式)表述出來的。這個國家質量獎中的“質量”是大質量概念,其中不僅包括企業運作微觀層麵的質量,也包括宏觀經濟和社會運行層麵的質量。

目前,美國波多裏奇國家質量獎是世界上60多個發達國家和地區質量獎的主要參考標準。2004年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總局和國家標準管理委員會參考美國波多裏奇國家質量獎,並結合中國國情發布了《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和《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實施指南》的國家標準,明確倡導中國企業建立以《卓越績效評價準則》為框架的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為中國企業導入當代世界權威、實用、係統的管理模式——卓越績效管理模式,追趕世界一流企業提供了契機。

然而,由於卓越績效管理模式是對當代世界先進管理理論的思想精華和全球企業管理最佳實踐經驗的高度概括,包含眾多專業概念與術語,濃縮了豐富的專業知識,遠遠超出了許多企業管理者的經驗與知識結構,許多企業管理者無論是在理解、傳播卓越績效國家標準,還是在結合本企業情況創建卓越績效管理模式中都遇到了較大困難,致使中國企業目前對《卓越績效評價準則》了解者仍然不多,導入卓越績效管理模式者相對較少,這製約著中國企業追趕世界一流企業的前進步伐。

針對以上問題,本書作為目前國內研究探討創建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的第一本個人專著,通過理論與案例研究相結合來解讀《卓越績效評價準則》,一並探討了中國企業如何創建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的問題。本書第一部分,即第1~2章著重從理論上闡述了什麼是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眾多國家政府包括中國政府為什麼大力倡導創建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如何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與經營效益;卓越績效管理模式與其他質量管理體係和管理活動的關係;卓越績效管理模式與其他前沿管理理論模式,如學習型組織的關係等。本書第二部分,即第3~9章,著重結合《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對建立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的7大方麵,即領導,戰略,顧客與市場,資源,過程管理,測量、分析與改進,經營結果提出的要點精髓,從世界上的一流企業和經營失敗企業中精心挑選了案例進行研究,不僅為解讀《卓越績效評價準則》的主要要求、標準、核心與重要理念提供了生動、直觀、信息量較大的案例,而且逐一剖析了這些企業在創建卓越績效管理模式中的先進理念、方法、經驗、機製及需要引以為戒的教訓,為中國企業或社會組織創建卓越績效管理模式提供了可選擇的理念、方略與技術。

作者一麵從事國有大型企業領導與管理工作,一邊堅持世界先進管理理論和前沿管理課題研究的經曆與閱曆,為本書理論研究與案例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知識與實踐基礎,顯示了較豐富的管理實踐經驗和較寬廣的企業管理學識。我相信,本書的出版,不僅對於作者總結管理實踐經驗,梳理未來經營管理思路,使自己的理論素養和經營管理能力再上一個新台階會有所裨益,而且對於推進中國企業界創建卓越績效管理模式進程,進一步縮小中國企業與世界一流企業經營管理的差距也會大有裨益。

李海艦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7年8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