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護理是自古就有的工作,自從有人類存在,就有養老護理工作的存在。但我國傳統的養老護理更多的是家庭的責任,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養老護理成為一個新興的職業而得到重視。我國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製定了養老護理的職業標準,正式將養老護理納入職業範疇。
一、職業
職業是人們參與社會分工,利用專門的知識和技能,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獲取合理報酬,作為物質生活來源,並滿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居家養老護理
1、暢職業的含義
從上述定義來看,職業的含義主要有:與人類的需求和職業結構相關,強調社會分工;與職業的內在屬性相關,強調利用專門的知識和技能;與社會倫理相關,強調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獲得合理報酬;與個人生活相關,強調物質生活來源,並滿足精神生活需求。
2、暢職業分類
社會分工是職業分類的依據。在分工體係的每一個環節上,勞動對象、勞動工具以及勞動的支出形式都各有特殊性,這種特殊性決定了各種職業之間的區別。
1999年5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國家統計局共同頒布了枟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枠,參照國際標準職業分類,從中國實際出發,在充分考慮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產業結構變化的基礎上,按照工作性質同一性的基本原則,對我國社會職業進行了科學劃分和歸類。我國的職業分類結構包括四個層次,即大類、中類、小類和細類,依次體現由粗到細的職業類別。細類作為我國職業分類結構中最基本的類別,即職業。
枟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枠將我國社會職業劃分為8個大類、66個中類、413個小類、1838個細類(即職業)。8個大類分別是:(1)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業、事業單位負責人;(2)專業技術人員;(3)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4)商業、服務人員;(5)農、林、牧、漁、水利業生產人員;(6)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7)軍人;(8)不便分類的其他人員。
二、養老護理職業
1、暢養老護理職業
養老護理職業是指對老年人的生活進行照料、護理的服務性工作。按照養老護理國家標準,養老護理職業分為四個等級,分別為初級、中級、高級和技師,分別對應於國家職業資格五級、四級、三級和二級。
2、暢養老護理員及從業資格
養老護理員是指從事養老護理職業的工作人員。從事養老護理工作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手指、手臂靈活,動作協調;表達能力與形體知覺較強;有空間感與色覺能力;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同時,必須經過正規的養老護理職業培訓,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各級養老護理員須具備的條件:
(1)初級
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可申報初級養老護理員資格:①經本職業初級正規培訓達規定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②在本職業連續見習2年以上。
(2)中級
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可申報中級養老護理員資格:①取得本職業初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本職業中級正規培訓達規定學時數,並取得畢(結)業證書;②取得本職業初級職業資格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③取得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認定的、以中級技能為培養目標的中等以上職業學校本職業(專業)畢業證書。
(3)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