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民族傳統遊戲(3)(1 / 3)

方法: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如5人各持一個呼拉圈,後麵視人數多少,每人持一塊或幾塊字板。聽到起跑口令後,各隊第1人持圈前跑,將圈放在前麵的長方形內返回,與第2人擊掌,第2人持圈前跑。全隊依此跑完,前5人將圈在長方形內組成奧運會五環旗,後麵的學生在奧運會旗下,組成條幅“重要的是參與”或“更快、更高、更強”。

313.張開你想象的翅膀目的:培養發散性思維。

主持人事先用硬紙板準備一些圓形、三角形、長條、四方形的圖形,邀請若幹學生上場。如主持人給一人一個圓和一個長條圖形,請他在規定的一分鍾內,利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力進行發散性思維,盡可能多地說出這兩個圖形可組合成哪些東西。例如圓長條成垂直就是一把傘,也可把它看作是大餅、油條或筆忘本和鋼筆,還可以組合成籃球架、鏡架、蒼蠅拍……遊戲者一邊講一邊演示,以組合巧妙、合理、形象、豐富、讓人覺得言之有理者名次列前。

314.《西天取經》遊戲目的:訓練表演能力。

主持人邀請8人上場,等分成甲乙兩組,先由甲組當取經隊,4人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1、唐僧用單腳打坐,合掌;2、孫悟手搭涼棚抬起左膝;3、沙和尚向後抬起條腿做挑擔狀、豬八戒左臂曲肘撐頭,腿屈膝搭在右大腿上,身體稍後傾做睡懶覺狀。乙組都當妖怪。遊戲開始,主持人“1、2、3—”有節奏數數(右掌),乙組的又喊叫:“妖怪來了!妖怪來了!”並去挑逗屮組的人(但不能推碰拉觸)。甲組的人堅持不動,一旦有人失去平衡雙腳落地就失去資格,遊戲繼續,哪組堅持不倒的時間長哪組為勝。

315.乘公共汽車

目的:培養反應敏捷性及社會公德意識。

邀請一位口齒清楚的學生、有表情地讀下麵一則小故覽求參賽片聽見“站”字坐下,聽到“坐(包括“座”)”站起來,每位參賽者後麵站一位手持紙棒的工作人員、每錯一次就朝頭上猛敲—下,最後挨敲的次數最少者,還要回答一個文明禮貌的小問題,答得好的為優勝。

有一次,小明和妹妹乘坐公共汽車。上車後,小明發現一個空座位,他丟下妹妹趕緊跑過去坐下。這時,過來一位老奶奶,她扶著拉手,站在小明身邊。妹妹對小明說:哥,你看你,你坐著奶奶站著,多不好啊!你趕快站起來,讓奶奶坐吧!”小明挨了批評,心裏很不高興,賭氣說:“你讓我站,我就偏不站,我要坐嘛!”老奶奶聽了笑笑說沒關係,你坐吧,我不坐。”妹妹站在小明身旁氣得噘起了小嘴,說:“你真不懂禮貌,我再也不願站在你旁邊了!”這時,汽車到站了,那位老奶奶下了車。望著奶奶遠去的身影,小明的心裏很不是滋味,他覺得自己是錯了,情不自禁地站起來,悄悄地離開了那個座位,嘴裏自言自語地說:“哎,怎麼搞的,坐和站,站和坐,坐坐站站,站站坐坐,坐站坐站,站坐站坐,到底是站還是坐,今天我怎麼糊塗了!”

316.三打白骨精

目的:培養靈敏反應。

這個遊戲有兩個人就能玩。先背向而相距二步遠。遊戲開始後兩人一塊唱——“悟空三打白骨精!”並在原地合拍雙足跳三下,注意唱到最後一個“精”字時,必須同時做轉身跳,同時在落地前還要做一個造型動作。造型動作有三種:(1)抬起左膝,右手反掌心在額前作搭涼棚著,同時左臂微屈勾拳為孫悟空。(2)雙手插腰,兩腿側開為白骨精。(3)雙手合掌於胸前為唐僧。這三個童話人物的製約關係是:孫悟空勝白骨精,白骨精勝唐僧,唐僧勝孫悟空。如果正巧造型相同,那麼重來一次,方法同前,一旦造型之間建立了製約關係,負者就要給勝者恭敬地鞠一個躬。

317.鉤肘站立

目的:培養合作能力。

以小組為單位,先由二人背對背,肘部相鉤,坐在地上,主持人發令後迅速地站立起來。接著三人做、四人做、五人做方法,看哪個小組鉤肘站起的人數最多最快為優勝。遊戲結束後議論一下,成功的經驗是什麼。

318.占領陣地

目的: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每隊六人要求遊戲開始後先共同站在一張報紙上,各人身體的任何部位,不得碰地,成功後再撕去一半報紙站,接著再撕去一半……直到失敗,最後以最佳辦法能站進最小報紙的隊為勝。

319.擠油尖

目的:發展力量素質,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準備:長板凳一條(長1.5米以上,高0.4米以下)。

方法:將參加遊戲的學生平均分成兩隊,分別背向騎坐在長板凳中線兩邊。各隊緊靠中線的第一名隊員背貼背,雙腳撐地,雙手扶前麵隊員的腰,做好向後用力準備。其他隊員騎坐的姿勢和方向與該隊緊靠中線的第一名隊員相同,互相緊貼。遊戲開始,各隊同時向後用力擠,直至把對方擠出凳麵為勝。

規則:

(1)參加遊戲人數視板凳長短而定。

(2)每場比賽可采用三局二勝製。

(3)比賽中不能換人。

注意事項:

(1)每隊可設指揮一人,啦啦隊若幹人。

(2)注意強調全隊同時向後用力。

320.擊鼓搶凳坐

目的:訓練靈敏性,培養競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