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1 / 1)

猶太民族自公元70年正式解體後,曆經1800年的流離與苦難,最終得以重新凝聚,形成整個人類曆史上獨一無二的奇跡,仔細想來,令人驚歎不已。

與猶太民族複活史相應,猶太民族另有一部天才創造史。仰望文明的蒼穹,滿眼群星,然而那些最亮的天體往往許多是猶太人:斯賓諾莎、海涅、馬克思、弗洛伊德、胡塞爾、維特根斯坦、馬克斯·韋伯、迪爾凱姆、埃爾利希、愛因斯坦、N·玻爾、玻恩、本雅明、馬丁·布伯、I·伯林、卡爾·波普、E·弗洛姆、柏格森、馬爾庫塞、阿爾多諾、霍克海默、漢娜·阿倫特、薩繆爾森、弗裏德曼、阿羅、普魯斯特、保羅·策蘭、斯蒂芬·茨威格、A·茨威格、帕斯捷爾納克、布羅茨基、戈迪默、S·貝婁、I·辛格、N·梅勒、耶胡達·阿米亥、J·康斯太布爾(利維坦)、C·畢沙羅、莫底裏阿尼、C·蘇丁、畢加索、夏加爾、J·梅耶貝爾、F·門德爾鬆、勳伯格、馬勒、L·伯恩斯坦、J·奧芬巴赫、魯賓斯坦、霍洛維茨、舒納貝爾、巴倫波依姆、阿什肯納齊、Y·梅紐因、J·海菲斯、I·斯特恩、D·奧斯特依拉赫、N·米爾斯坦、A·阿德勒、0·蘭克、費曼、馮·諾伊曼、維納、盧裏亞、J·奧本海默、卓別林、斯皮爾伯格……以及本書主人公弗蘭茨·卡夫卡。

我相信,在猶太民族悠久深厚的血緣中存在著某種神秘的宿命和祝福,卡夫卡也不例外。他是人,但他首先是猶太人。就像我們每個人首先是我們自己,然後才是人。每個人通過成為一個具體的人而成為人,卡夫卡也是如此,他最終通過成為一個猶太人而成為我們今天所知的卡夫卡。·

猶太的世界是卡夫卡最後的自由天地。在長達1800年的民族流離史上,猶太的世界備受衝擊和摧殘,尤其自文藝複興和哥倫布以來,在人性覺醒、欲望爆炸的背景上,整個人類世界越來越含混,具有禁欲傾向(2)的猶太民族意識幾近絕望,但並沒有湮滅,反而遭遇了複活的奇跡,告之我們雄辯的事實:這個民族擁有它自己的祝福,因而能夠穿越苦難而擁有自由,並為人類文明所分享。

林和生2006年底於成都百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