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目標與時間管理(1 / 3)

知識要點:

比爾·蓋茨的一則笑話

低下的效率摧毀人的創造力

認識時間的“十大殺手”與解決之道

為什麼沒有養成時間管理的習慣

高效利用時間的好方法——目標管理

時間管理的第一大工具——每周工作單製度

時間管理的第二大工具——“ABC等級法”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任何人都不能任意延長自己的壽命,但通過時間管理,卻可以相對地將生命延長。工作時,要全心投入,創造財富;生活時,要盡情享受,營造歡樂。應該不虛度時光,讓自己的生存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提高工作的效率,提高生活質量,讓生命的價值在有限的時間裏盡量發揮,這樣就等於增加了生存的“密度”,擴充了有限生命的內涵;但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時間,遲早都會從家財萬貫到一無所有。

比爾·蓋茨的一則笑話

(1)從比爾·蓋茨的一則笑話說起

在美國華爾街流行著一則笑話:比爾·蓋茨在華爾街上走,不慎掉了1 000美元,比爾·蓋茨懶得去撿,因為他去撿要花掉4秒鍾,這一彎腰他已賺回1 000美元。

讀者聽了這則笑話,也許會一笑了之。

其實從笑話中,我們可以看到時間的重要意義:時間就是價值。

人的價值體現在勞動中,勞動創造價值,而價值的創造多少必須依賴於時間的長短。大家都知道比爾·蓋茨是世界巨富,他每秒約賺250美元,即每天賺2 000萬美元,一年賺72億美元。

比爾·蓋茨的時間觀念更是強到了過分的程度。通常他總是在辦公室或者快餐店裏吃飯,很少在家中吃飯,是因為不想花費時間準備食物,從而能更快更有效地做成某件事。珍惜時間、分秒必爭似乎成為一切偉大人物的特質。他們隻爭朝夕,永不止步。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有這麼個體會:假如你有3萬元,丟掉了300元,你會很心疼;然而,你在無聊中浪費掉了300天時間,卻可能心安理得。讀者可曾想過,前者是財富的1%,而後者是生命的1%。如果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那就太遺憾了!按82歲的壽命計算,人的一生隻有3萬天。去掉童年、暮年、生病、吃飯、睡覺的時間,真正用於工作、學習的時間就更少了。人生的路是漫長的,然而關鍵的地方隻有幾步。

其實,對於人生與生命,應當這麼理解:生命是和死亡賽跑的遊戲。我們每天消耗掉一點時間,就離死亡近了一步。雖然在這場遊戲中,人終將逝去,但人可以在個體生命結束之前,做出許許多多輝煌的成就,隻要能夠珍惜時間。

人的成長,大多是階梯式的。從小學到中學,從中學到大學,從大學到社會。每上一個層次,幾乎都伴隨著競爭和淘汰,而每前一個層次都是給後一個層次打基礎的。基礎不好就要成為淘汰對象,一旦在哪個層次被淘汰,再想彌補就需要付出雙倍乃至更大的代價。一個人的才能很重要,能夠把握機遇、創造條件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更為重要。對於青年來說,夯實向高一層次躍進的基礎,是把握個人命運的關鍵。同樣是知識,應先挑有用的學;同樣是有用的知識,應先挑基礎的和急用的學。隻有這樣,才能使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始終踩在時代生活的“點兒”上。

古詩雲“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人一生中學習知識的黃金時期是6~25歲。這20年如果用天來計算,僅為7 300天。一生的命運如何、成就大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段時間是如何利用的。而人又往往是“少壯輕年月,遲暮惜光陰”,這就會造成人生事業的悲劇。因此,一個人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學有所成,就應該珍惜並科學地利用每一天的時間。

(2)每一秒鍾都是彌足珍貴的

一個人要想實現生命的最大價值,就必須在年輕時完善自我。浪費時間和精力,讓機遇白白溜走,往往會導致最大的人生悲劇。很多人對錢財極其吝嗇,但對自己的體力、腦力和時間卻極不珍惜,他們經常熬夜,不在乎必要的睡眠時間,也不注意有規律地用餐,認為休假簡直就是浪費時間。這樣的人終將受到體力不支或職業生涯縮短的懲罰。

許多人無謂地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就是因為他們該做好時沒做好。他們本來可以做得更好,卻蹉跎歲月,到處遊蕩;他們做起事來往往敷衍了事,後來卻又花費很多時間去修修補補,查漏補缺;他們對待工作馬馬虎虎,常常一遍又一遍地重做,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認真地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筆者認識一些公司的老板,他們總想成就大事業,卻總對一些無所謂的小細節放心不下,難以脫身。他們工作起來風風火火,然而總有一些小問題分散他們的時間和精力。為此,他們對工作總是感到沮喪,晚上離開辦公室時也是悶悶不樂。

當一個人重任在身,不知如何是好時,必須停下來,列出任務的詳細清單。這時,他就會發現,頭昏腦漲、筋疲力盡的自我很快就理清了頭緒,可以有條不紊地處理很多事情了。換言之,這是因為接踵而至的任務搞得他措手不及,在心理上投下了陰影。現在,當他發現自己在一段時間內隻能做一件事情時,為什麼不暫時放下其他事情,先做完某件事,然後再去做下一件事呢?這樣就不用在許多事情之間疲於奔命了。

浪費時間是生命中最大的錯誤,也是最具毀滅性的挫力。許多機遇就蘊涵在點點滴滴的時間之中,浪費時間等於毀滅一個人的希望和雄心。它往往是絕望的開始,是幸福生活的扼殺者。年輕生命最偉大的發現就是時間的價值……明天的幸福就寄寓在今天的時間之中。

人,如果知道今天一去不複返,就會好好珍惜每一個今天。想想每一分鍾對你的意義,就會知道該怎樣使自己的時間過得更有價值了。

要記住,每一秒鍾都是彌足珍貴的。

(3)時間到底值多少錢

有效地利用時間與珍惜時間隻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在自己的生活中確立一個目標,並且盡心盡力地去實現這一目標。

一個人沒有奮鬥目標就是在浪費時間。確定目標能節省大量的時間,能使人在生活中走上正軌,知道每當遇到一些事務時,應該怎樣從中選擇有益於目標的事去盡力做好。

英國一位教授曾推導出一個公式,計算出一分鍾的價值。他的計算結果是:平均下來一分鍾對於英國男人來說值10便士(約15美分),對於英國女人來說值8便士(約12美分)。

另一位名叫沃克的教授,他推導出的公式為:y={W[(100-1)/100]}/C,其中y是每小時的價值,W是每小時的工資,C代表當地的生活開銷。

根據沃克教授的理論,時間寶貴極了,甚至你刷3分鍾牙便會令你失去30便士;如果自己動手洗一次車,除了水和去汙劑要花錢外,還有價值3個英鎊的時間損失。

可見,這個公式不僅解答了“時間到底值多少錢”的問題,而且對人們的生活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比如,時間管理者可以借助這個公式來計算自己加班到底劃不劃算,打車省錢還是乘公共汽車省錢等。人的時間價值往往不是平均分布的,因為事情有輕重緩急之分,關鍵時刻的一分鍾時間往往具有很大的價值。

如果,一個人雖然在生活中確立了目標,但卻不忠實於這一目標,不努力去實現它,不去做與目標相符的事,其實就是在浪費時間。沒有目標和不忠實於目標都是在浪費時間。如果人們把一些時間花在有益的遊戲、體力活動或體育鍛煉上,那它就會給工作帶來益處,就會使自己獲得力量,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

(4)時間管理的發展過程

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能力、精神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將麵對的每件事不分輕重、大小、緩急地都統統做完。因此,如何利用好時間非常重要,如果不好好規劃每天的時間,時間就會白白浪費掉,消失得無影無蹤,事業就會一無所成。

成功與失敗的界線就在於怎樣分配時間,怎樣管理時間。

有關時間管理的理論,至今已經發展了四代。

第一代理論是側重利用便條與備忘錄,在忙碌中調配時間與精力。這一代理論最大的缺點是沒有“優先”的觀念。雖然每做完備忘錄上的一件事,會帶給人一種成就感,可是這種成就不一定符合人生的大目標。因此,所完成的隻是必要的不一定是重要的事。它是積極的,但卻是被動的;它是一種良好的習慣,但未必是科學的方法。

第二代理論強調計劃與日程表,反映出時間管理已注意到規劃未來的重要性。這一代理論使人的自製力和效率都有所提高,能夠未雨綢繆,不隻是隨波逐流,但是對事情仍沒有輕重緩急之分。

第三代理論是目前最流行的、講求優先順序的觀念,也就是依據輕重緩急設定短、中、長期目標,再逐日訂立實現目標的計劃,將有限的時間、精力加以分配,爭取實現最高的效率。這一代理論雖然有了很大的進步,講究價值觀與目標。但也有人提出異議,認為過分強調效率,把時間繃得死死的,反而會產生副作用,使人失去增進感情的意識,滿足於追求個人需要及按計劃行事,視野不夠廣闊,糾纏於急務之中,難免因小失大,降低生活品質。

第四代理論是在前三代理論的基礎上,兼收並蓄,推陳出新。它以原則為重心,配合個人對使命的認知,兼顧重要性與急迫性;注重生命因素的均衡發展;始終把個人精力的焦點放在“重要”的事務上。

那麼如何判斷“重要”呢?

重要性與目標是息息相關的。

凡有利於實現目標的事務均屬重要,它越有利於實現核心目標就越重要。

新一代時間管理理論,把事情按緊急和重要的不同程度,分為A、B、C、D四類。

先做A、B,少做C,不做D。方向重於細節,策略勝於技巧。始終抓住“重要”的事,才是最大的時間管理、最好的節約時間方法。A、B類事務多了,C、D類自然就杜絕了,一個人就會越來越有遠見、有理想、有效率,少有危機。

人們往往認為,幾秒鍾、幾分鍾沒什麼作用,其實它們的作用很大。每個成功人士都知道時間管理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時間是最重要的資產,每一秒、每一分逝去之後再也不會回來。

(5)時間管理與人生目標的關係

圖19-1人生目標金字塔

通過圖19-1,可以發現,一個人的人生目標經過逐步分解後,最後變成了可以執行的1年短期目標。假如進一步將1年短期目標再分解成12個小目標,分別填充到一年的12個月份中去,再結合本篇最後的“每周工作單製度”,那麼人生目標便成了日常可以執行的目標了。

如此,按照“每周工作單製度”,每日精進不斷,變可達到精進成功的目的。目標分解與時間管理,是精進成功學實現成功的最有利的工具。

低下的效率摧毀人的創造力

人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況:

有的人整天忙忙碌碌,甚至每天加班,還是不能圓滿地完成任務;而有的人提前做好計劃,合理地安排了自己的時間,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前者不是工作不努力,而是沒有掌握提高工作效率的正確方法,在無意中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很多人一生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然而光陰似箭,時間的流逝是那樣悄無聲息又那樣無情。有些人在有限的工作時間內能將所有預定的工作全部做完而且井井有條;而另一些人總覺得有許多忙不完的事,工作紛繁複雜,盡管經常加班加點,結果還是遺忘了某些重要事情。毫無疑問前者對效率的管理是有效的。

一個沒有工作效率的人絕不會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有些人整天在工作中忙忙碌碌,走來走去,似乎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實際上是在對時間管理上產生了偏差,由此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他們不是忙得沒有時間,而是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因此,正確的做法是不應被動地被時間牽著鼻子走,而應主動地把握時間、規劃時間、管理時間,讓有限的時間發揮更大的效用。

一個不會管理時間的人,無論如何也不能算是優秀的人;同樣,一個不會管理時間的人,他生命中的許多時光處在浪費狀態,也就隨時可能浪費他人的時間。學會善於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這也是為了更好地享受有限的人生。

據筆者所知,有些人總是喜歡把事情往後拖,今天的事不做偏要留待明天。結果很多事情因為做得不夠及時而被耽誤,效率也難以得到保障。

人們最大的理想、最高的意境、最宏偉的憧憬,往往是在某一瞬間突然從頭腦中迸發出來的。凡是應該做的事,不立刻去做,想留待將來再做,有這種不良習慣的人總是弱者。與此相反,有力量、有雄心的年輕人,總是能夠在對一件事情充滿興趣、充滿熱忱的時候,立刻迎頭去做。

低下的工作效率不但會妨礙人們做事,會摧毀人們旺盛的創造力,而且對未來的事業發展會產生不可低估的負麵影響。

那麼,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呢?筆者有兩點建議僅供參考:

(1)每天提高工作效率

任何時間管理者都明白:做事情時全力以赴,任何困難都可以解決。所以,善用時間者在任何時候都在向時間的終點全力衝刺。一個人在決定幾點鍾之前做什麼後,在這個時間到來之前應毫不鬆懈地幹到最後。如果下午5點鍾下班,那麼在表的指針指向5點以前要全力以赴地對待工作,5點以後再做回家的準備,這才是正確的工作態度。如果沒有完全按照這個做法,則不能說明你比他人更有效地利用了時間。

為了達到工作目標,時間管理者可以事先給自己定下一項獎懲措施。例如,每完成一項工作任務,就為自己記上一筆,等到完成若幹筆時,可以獎勵自己和同事或和朋友聚餐一次;若是工作完不成,自己必須受懲罰。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做事前首先要考慮自己的職責範圍,該做的事要努力去做,不該做的事就不要去管。對於領導來說,要善於授權,把下屬有權處理而且能處理好的事,一律交給他們去辦,領導者及時聽取他們處理結果的彙報即可;對於普通職員而言,就應處理好自己職權範圍內或領導授權的事。有的人喜歡管閑事、愛打聽閑事,不是自己職權範圍內的事也要伸手去管,自己的本職工作反而搞不好,這樣隻會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