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這個詞,聽著有太多的溫暖,然而對於張浩不是。
張浩家裏,是這個小山村舍我其誰的敗落,而欺軟怕硬又是大多數人的心態。今天明目張膽拔你幾顆蘿卜,明天半明半暗抓去你家裏幾隻雞鴨,而拔掉的毛挑釁一樣就倒在你家門口旁邊。這些瑣屑的事,一次次刺痛著這一家無助的人。
張浩娘常說,娃啊,娘這一輩子被人欺受人氣,這輩子是到頭了,你還小可一定要爭氣啊……
石頭砌成的石板房,連一個窗子都沒有。張浩躲在屋裏,從板門上麵的裂縫往外看。那是對門的王老七,提著把斧頭在地裏跳著腳罵。
看見這家人不敢吱聲,王老七手心吐了口唾沫,吭吭兩聲,幾下把身邊張家的桃樹砍倒。去年王老七把界石強行挪了一截,張家的地界就成他的了,但新挪的地界,沒下手砍,今年終於下手了。門外麵張浩爹娘剛反駁幾句,王老七罵聲更響亮了。畢竟砍了也是白砍,王老七心滿意足,一提斧子搖著肩膀哼著歌往回走。
桃樹上掛滿核桃大的青色桃,張浩娘一個個摩挲著,嗚咽起來。張浩知道,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入夜之後,一家三口圍著小桌子坐著,搖曳的燈光照著三張沉默的臉。一陣風刮過來,張浩連忙用手一擋,免得燈一下被吹滅。
經他手這麼一擋,曳曳將滅的燈焰又恢複了一些,屋梁上跑過一隻老鼠,因此溜下一串灰土。灰土落在桌子上,張浩趕忙小心的把灰吹走。
桌子上攤著一塊青布,上麵大大小小的一攤銅錢。有的年代遠,上麵都有了銅綠,還有的因為用的太久,連“XX通寶”幾個字都磨得模糊不清了。
“娃啊,你媽你大這輩子是到頭了,但你娃娃芽芽,奏啥也不能受這些人氣一輩子。明兒天亮你就走,出去學點本事,屋裏的事你不要擔心,一心學本領就好……”說著說著,張浩娘的聲音便抽噎起來,張浩也鼻子酸起來,在燈影裏狠狠點頭。
“出去了盡量不要求人,讓人看不起”“聽說外麵人奸的很,不要輕易信他,上人家當……”“做人要實誠,不要說咱們窮還沒教養”對於外麵的世界,父母也知道的很少,但他們還是生怕張浩會在外麵受苦,細致的教他,盡管他們本身生存技巧也不怎麼高明。
“一定要爭這口氣”
農人起得早,盡管張浩天還沒亮就起床出門,還是撞見了扛著鋤頭下地的鄰居張牛。按照輩分,張浩應把他叫叔。但張牛從來仗勢欺人,張浩對他一無好感,此刻更是不想去招呼,直接繞過他就走。
張牛見張浩連聲叔都不叫,覺得十分拂了自己麵子。畢竟他認為,過得不如自己的,見了自己就該畢恭畢敬才是——你本事不行,就要低我一等!一墩身抓起一塊土疙瘩,揚手撇出去砸在張浩後腦“****的娃子,又倔又蠢,還出門去?到時候你家八輩子仙人都讓你丟完了”
“就你娃子這德行,到哪都沒出息!”張牛沒砸中張浩,很是不解氣。
張浩一手一護腦袋,埋頭急走。莽莽山林在身邊飛速的退後,人煙也漸漸地繁華起來,縣城快到了。
對於從沒出過遠門的張浩來說,那麼多的人他第一次見。他害羞而謹慎的藏在遠處,仔細的觀察城門出入的人們。
喧鬧的大街,有拉著怪腔怪調叫賣的,有埋頭匆匆趕路的,還有三三兩兩站著吹牛寒暄的。這一切對他來說都那麼新奇,那麼有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