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決定官渡之戰的一場大火(上)
曹操駐守官渡,自八月起,至九月終,軍力漸乏,糧草不繼。無奈之下,曹操便是想著放棄官渡退守許都,然而卻遲遲未能下定決心。
就這樣退去,曹操心有不甘。
思慮了再三,曹操親手書信一封命人快馬趕赴許都交於荀彧。
荀彧接到了曹操的書信之後,心中自然知曉曹操的顧慮,然而此刻若是退了,則便是一退再退。
他們沒有退路可選,想要戰勝袁紹,隻能看誰堅持的更長時間。
荀彧瞥了一眼放置在桌案上的蔡侯紙,眉頭不由的緊皺,在深思熟慮之後,終是提起了筆,在其之上寫道:“根據主公你的命令,讓我來決定大軍進退的問題,我認為袁紹集合了全部兵力在官渡,欲與主公一決勝負,主公以最弱抵當敵人最強,如果不能取勝,必然會被敵人有機可乘,是天下之大機也!”
“袁紹兵雖然多,但不善於使用,憑借著主公的英明神武,定然無往不勝!現在我軍糧糧雖少,但卻不如高祖在滎陽、成皋之間與霸王對抗時困難。主公現在應該守好自己的疆界,扼守咽喉要道使袁紹的軍隊不能前進,袁紹軍隊見到形式衰竭,內部必然會產生變化。”
“此用奇之時,斷不可失,惟明公裁察焉!”
曹操接到了荀彧的回書,在看過之後,心中不由大喜,隻是如何用奇策以破袁紹,還得另尋時機,此刻唯有令將士奮力死守而已。
事實上,也正如荀彧書信上所言的一般,袁紹大軍一連攻打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眼見還未攻破官渡,便是下令後退修整。
就在兩軍對峙期間,徐晃部將史渙在巡營之中抓獲了一名袁軍細作,便是立刻押解到了徐晃帳中。
得知消息的徐晃來到軍帳之中,開口詢問其軍中虛實。
袁軍細作本就不是什麼膽大之人,自然是有什麼答什麼:“稟將軍,因韓猛將軍運糧至軍前接濟,便是先令我等探路!”
徐晃聽聞了袁軍細作的回答,心中立刻便是知道,這就是他們一直等待的機會,立刻將此事報知曹操知曉。
曹操知曉此事之後,也是迅速的召集了手下謀士前來謀劃。
荀攸略微沉吟了片刻,心中便是有了計策:“韓猛乃匹夫之勇耳!若遣一人引輕騎數千,從半路擊之,斷其糧草,則紹軍自亂!”
曹操沉吟了一番,點了點頭,開口問道:“誰人可往?”
荀攸輕笑了一聲,回應道:“即遣徐晃可也!”
聽聞了荀攸的話語,曹操便是派遣徐晃帶著史渙所部兵馬先行而出,又令張遼、許褚率兵接應。
當天夜裏,韓猛押著糧車數千輛,趕赴袁軍營寨。
正在其行走的時候,徐晃、史渙率軍突然從山穀之內衝了出來,截住了去路。
韓猛眼見徐晃等人的出現,心中大驚。
他自然是知曉這突然出現的軍馬乃是前來劫糧的曹軍,便是也不開口嗬斥,徑直駕馬來戰,與徐晃廝殺在了一起。
一旁的史渙見韓猛已被徐晃攔住,便是率軍殺散了守衛輛車的軍士,放火焚燒糧車。
韓猛與徐晃交戰不過三個回合,便已是隱隱覺得自己抵當不住,若是繼續下去,隻怕是得丟掉了自己的性命。
奮力的擋下徐晃的一擊之後,韓猛趁勢駕馭著戰馬而逃。
見韓猛駕馬而逃,徐晃也不追擊,反倒是催促著軍士趕緊燒毀輜重。雖然他也很想奪下這些糧草,但此處距離袁軍大營太近,若是為了奪糧而被袁紹大軍給截住了,那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