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何為薄恩寡義?這便是了
正如陸遜所想的一般,孫權的心中的確是對他起來忌憚之意。
在孫權的眼中看來,陸遜此刻竟然能夠兵不血刃的拿下一郡之地,這本領可是連周瑜都沒有的。
畢竟周瑜在攻打廬江的時候,還是折損了不少兵馬,並沒有像陸遜那般幾乎是毫無損傷的便是完成了孫權平亂的命令。
這豈不是說明,陸遜的智謀比之周瑜還要強嗎?
孫權自然是不清楚陸遜此番計策成功之中帶著的那絲僥幸,事實上,一旦是有點兵法常識的將領在看到陸遜所擺出的攻勢之後,必定會當機立斷便是選擇出擊,而不是待在城中固守。
一旦選擇了固守,在沒有了水源補給的情況,那便是在走向滅亡。
而正是因為孫輔的白癡,所以造就陸遜此番耀眼的功績,也是讓孫權誤會了陸遜的智謀。
若是真要跟周瑜比智謀,周瑜隻想嗬嗬一聲,他還不想欺負一個稚子。
是的,在周瑜的眼中,陸遜此刻的智謀還是如同稚子一般天真。
要知道,上天可沒這麼多的僥幸,而陸遜所設想的計謀卻偏偏都是理想化的計謀,若是少了一絲僥幸,則必然不會成功。
但孫權會這麼想嗎?
很明顯,不會!
他此刻隻有深深的忌憚!
別忘了,陸家跟孫家之間可是有仇的。
在孫權眼中看來,你陸遜既然如此有智謀,都能夠兵不血刃的拿下一郡之地,那麼跟在自己的身邊到底又是為了什麼呢?
他不得不懷疑,不得不忌憚!
若真如孫權所想的那般,那麼陸遜想要成為孫權幕僚的動機便是為了給陸家報仇!
如此一來,對於陸遜暗殺孫策的舉動,他也不得不多想了!
孫權雖然心中對陸遜忌憚無比,但他此刻也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對陸遜下手,事實上,在陸遜取得如此巨大的功勞之下,他遲遲沒有將其召回來有所安排,已經是不合常理了!若是在這個時候,陸遜還遭受到了意外,陸家的人又會有怎樣的想法,那些跟隨陸遜的人又會有怎樣的舉動!
他不得不考慮這些可能會帶來的後果。
但是要讓他將陸遜召回來留在自己身邊,也是不可能的。
孫權他還不想跟自己的兄長一樣,死在陸遜的手中。
如此一來的話,孫權也是別無選擇,他隻能讓陸遜遠離自己,遠離東吳的政治中心。
思慮了多日之後,孫權的心中終於是有了決議,開口命人召來了主記:“來人,傳令廬陵陸遜,命其為海昌縣縣令,統管一縣之地,即刻赴任!”
……
當陸遜接到孫權派人送來的命令之後,他不由的苦笑了一聲。
何為薄恩寡義?
這便是了!
他陸遜幫其刺殺孫策,其後又有平定廬陵叛亂之功,這對於孫權來說是何等的幫助,結果就是因為孫策心中的忌憚和猜忌,便是隻封賞了一個小小的縣令之職。
雖然海昌縣也是屬於吳郡的,但誰都知道,孫權身為會稽太守,遲早要到會稽郡上任的,到了那時,他所處的海昌縣可就遠離了孫權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