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1 / 1)

世上總有一些傳世經典,訴說著哀傷別離的風月故事,其中有一部被天下文士奉為文中花魁者,便是花影錄。民國初年,有一位邊城女子,因為家中老姓含水氏,被稱之為含水夫人,它自小性情清冷,原本是不懈看這些春花秋月的風流故事的,隻是因為家學,對古文善本頗有造詣,被熟人拜托鑒定古本月影錄。第一次拿起書本的時候,聽見門外有人大喊抓賊,嚇了一跳,差點將書掉到地板上,還好順勢拿住了,卻沒想到偶然橫著翻到了第一頁,赫然用古語寫著—月影錄。可一旦豎看,明明白白就是宋版花影錄,幾番反複後,她又往後翻了幾頁,越看越驚。那傳世的花影錄,橫著看確然就是古語記載的,婆娑世界上古正史。含水夫人原本精通古語,花了一天的功夫將此通讀一遍。其中記載之國破家亡、文明災難之深重,萬萬倍於古今天下時局,又涉及諸族之間早已忘卻的種種仇恨,怕世人獲知,以為含沙射影,遭來橫禍,於是將此故事隱忍了下來,隻是將此古本討了過來,作了自己的收藏,並用古語作了批注。含水夫人去世後,這本書幾經易手,到了海外,被當時留洋在外的曾祖父收藏,帶回了家。可是含水夫人的古語批注,天下已經沒人能識讀了。傳到父親一代後,有一位遠房姨媽專攻古語言學,到了我家,居然看懂了批注,知曉了其中故事。姨媽為人瀟灑正直,又是一位學者,雖然明白含水夫人之顧慮,但還是用現代的語言,將此月影錄譯了出來。從小姨媽就是我的導師,我對古語言的造詣完全承襲於她,待我成年,她向我托付了古本及譯本。月影錄雖然不是此間之曆史,但估計來自與我們頗有淵源的婆娑世界,前人以暗語記錄,或許有其深意,或可為此間文明演進的借鑒。謹以此為序,表明心意所在,祭奠存史、傳史、解史之先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