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秦瓊大戰尉遲恭(1 / 1)

隋朝末年,山西朔州有一位好漢,名叫尉遲恭,長得麵黑如炭,奇醜無比,卻力大無窮。尉遲恭自小家貧,以打柴為生。

一日,他打柴經過一座山,忽見一個道士飄然而至,送給他一條神鞭、一杆蛇矛槍、一副金甲、一頂雙鳳鐵盔。還特別叮囑他要收好這條重達一百六十斤的神鞭,日後可助他成就大業。說罷,轉身不見了。

尉遲恭自從得到這條神鞭,威力大增。此時,聞知秦王李世民在太原招兵,便趕去投軍。誰知在太原招兵的是英、齊二王,而秦王當時在潼關,因聲名顯赫,已招得雄兵十萬。英、齊二王因在太原招兵半年,投軍者寥寥無幾,便憤憤打出了西府秦王的旗號。

尉遲恭到了太原,隻當了一名夥頭軍,管九個人的夥食。因他食量大,一人要吃九個人的飯,氣得二王將尉遲恭重打四十大板,趕出了軍營。

尉遲恭氣憤地離開太原,在路上聞聽定陽王劉武周正在招兵,便去投軍。劉武周一見尉遲恭長得威風凜凜,遂封他為先鋒,隨元帥宋金剛興兵討伐李淵。

尉遲恭兵至雁門關,一鞭打死了守將,又接連攻下偏合關和柏壁關。

尉遲恭一日奪取三關的消息,威震朝野。高祖李淵聞報大驚,徐懋功奏道:“陛下,隻需請秦王領兵前往,定可打敗此人。”高祖降旨,令秦王李世民領兵前去征討。

秦王領旨回府,對徐懋功道:“我手上並無精兵強將,你讓我如何前去破敵?”

徐懋功笑道:“秦王無須憂慮。”便將欲去請瓦崗軍將士前來助秦王的想法說了一番,秦王聞言大喜,便令他速去。

次日,徐懋功扮做雲遊道士,混進了洛陽城,悄悄尋到了秦瓊、羅成和程咬金,說明此番來意。

徐懋功道:“天下終將歸於大唐,各位兄弟都是英雄好漢,何不棄暗投明,建功立業?”秦瓊、程咬金念及以往兄弟情誼,便隨徐懋功去了長安。

三人來到長安,拜見秦王。秦王大喜,忙擺酒設宴接風。席間,程咬金聽秦王提到尉遲恭一日連奪三關之事,便慨然道:“主公放心,待我前去一斧劈了那黑鬼!”

次日上朝,秦王引秦瓊、程咬金前去覲見高祖,高祖見到曾經救過自己的恩公秦瓊心內大悅,遂封徐懋功為討虜大元帥、秦瓊為討虜大將軍、程咬金為催糧總管,即日起程,往晉陽並州進發。

不一日,大軍來到柏壁關,秦瓊提鐧上馬來到關前,指名要向尉遲恭挑戰。

隻見尉遲恭身長九尺,鐵臉圓睛,橫唇闊口,滿麵胡須,手持一根竹節鋼鞭,整個人竟如黑煞天神之狀。

二人上陣戰了二十個回合,不分勝負。秦王恐傷了愛將,便鳴金令秦瓊回營歇息。誰知尉遲恭因未能取勝秦瓊,心下惱怒,又來叫陣。秦瓊聞知大怒,縱馬來到關前,二人戰了百餘合,竟殺個平手。

此時,天已黑了,秦王忙令鳴金收兵。不料秦瓊因殺得興起,請求秦王命軍士點燃火把,他要夜戰尉遲恭。

秦王本要製止,卻見敵營一聲炮響,火把竟亮如白晝。尉遲恭縱馬出關叫陣,秦瓊也不示弱,二人又大戰了百餘合,仍分不出勝負。

尉遲恭性急,且平生未遇敵手,此刻忽見陣旁正好有兩塊巨石,便道:“你我的兵器重量相當,不如交換兵器,以三下定輸贏,誰若能三下打碎石塊,便算誰贏。我輸了就向你投降,你輸了就跟我走。”秦瓊點頭應允,尉遲恭當下三鐧打碎了一塊巨石,而秦瓊隻兩鞭便打碎了另一塊巨石。尉遲恭不服,說秦瓊的兵器太輕,不算數,要與秦瓊再戰一百合。

兩人換回兵器,上馬正要廝殺,秦王急令鳴金,秦瓊隻得撥馬回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