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鎖 第一章 鴛鴦鎖1
這是個春雨如絲的午後,六十歲的楊老大領著顏笑和茅矛離開農家休閑村,沿著石磴道,朝左側的一個小石坪走去。小石坪叫“天長地久”坪,立滿了一排一排的鐵索鏈架子。每個架子古樸、結實,兩根大石柱,繃著五根黝黑的鐵索鏈,像五線譜一樣;鐵索鏈上套牢了一對一對的鴛鴦大銅鎖。所以,這條處於張家界遠郊的大峽穀,叫鴛鴦穀,是四年前開發的一個景點。更吸引人的是穀中碧水盈盈,必須乘船進來,而且隨處可見野生的成雙成對的鴛鴦。
顏笑和茅矛,是午前乘大木船進入鴛鴦穀的。一個來自北京,一個來自廣州,各乘各的航班,又各乘不同的旅遊大巴來到這裏,先後相差不過四十分鍾。
他們都不到三十歲,曾共讀於北京的一所大學,隻是專業不同:男工女文;爾後分別供職於北京的一家化工廠和一家報社。持久的戀愛,終於結果,四年前他們旅行結婚專門來到鴛鴦穀,看鴛鴦戲水,購鴛鴦鎖並讓工匠分別刻上彼此的名字,再兩鎖相挽套牢在鐵索鏈上,位置是A架的第三條鏈!然後,彼此各珍藏一把鎖的鑰匙。
“天長地久”嗎?難,那是一句美麗的謊話。當他們回到北京,開始庸常而緊張的生活時,才發現浪漫是一種昂貴的消費品。小套間的出租屋月租三千,夥食費、衣裝費、交通費、通訊費、應酬費……讓他們應接不暇。看一場進口電影大片,猶豫再猶豫;品一次酒吧的洋酒,惶怵又惶怵。埋怨聲此起彼伏,吵架成了家常便飯。好在都很理智:暫不要孩子。兩年前,大吵了一頓後,性子急的茅矛辭去北京的這份工作,應聘去了廣州的一家報社。偶爾兩人也打打電話,不冷不熱地問候幾句,於是,婚姻成了一種擺設。該有個了斷,把離婚證辦了,但他們也有個心結:不能不再次在鴛鴦穀聚首,為的是去把鴛鴦鎖打開、丟棄,才可無牽掛地去尋找新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