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中醫其他補脾胃法
一、埋線補脾胃法
埋線療法又稱穴位埋線法,是指通過針具將醫用羊腸線埋入人體穴位或一定部位之內,利用羊腸線對穴位的刺激作用,達到調節內髒,增強免疫功能,防治疾病的功效。
方1
【取穴】胃俞、中脘、足三裏。
【方法】將穴位皮膚常規消毒,以1%利多卡因在穴位處分別做浸潤麻醉,造成局部約1厘米直徑的皮丘。將2-0號烙製羊腸線(0.8~1厘米)裝入經消毒的9號腰穿針(針芯尖端已磨平)前端內,取胃俞穴向內斜刺0.5~0.8寸,中脘穴直刺0.5~0.8寸,足三裏穴直刺1~1.5寸,得氣後,邊退腰穿針,邊推針芯,將羊腸線埋入穴內,線頭不得外露,消毒針孔,外敷無菌敷料,膠布固定24小時。每2周治療1次,共治療3個月。
方2
【取穴】中脘、梁丘、足三裏、脾俞。
【方法】穴位埋線,20天埋線1次,一般1~3次。
方3
【取穴】脾俞、腎俞、天樞、大腸俞。
【方法】20天埋線1次,一般1~3次。
二、拔罐補脾胃法
拔罐法又稱“負壓療法”是將罐狀器具扣在患處或穴位上,用燒火、溫熱或直接抽取罐中空氣,(或溫水)的辦法,造成罐中負壓,使它緊吸在皮膚上,造成瘀血現象,從而起到治病作用的一種常見的民間治療方法。
方1
【取穴】胃俞、足三裏、脾俞(均取雙側)。
【方法】采用藥罐法。常用煮罐方藥為曼陀羅、白芍、延胡索、桂枝各15克,生薑30克。煮成濃度約為30%的藥液20~40分鍾。每日1次。
方2
【取穴】腎俞、肝俞、胃俞、中脘、足三裏。
【方法】采用單純拔罐法或針刺後拔罐法。留罐10~15分鍾。每日或隔日1次。
方3
【取穴】分2組:一為肝俞、內關、三焦俞,二為膽俞、胃俞、曲澤、大腸俞。
【方法】采用刺絡拔罐法。每次選1組穴。先用三棱針點刺,以微出血為度,然後拔罐,留罐10~15分鍾。每日或隔日1次。
方4
【取穴】中脘、膻中、肝俞-胃俞範圍內壓痛反應點、內關(交替)、足三裏(交替)。
【方法】采用單純罐法,或出、留針罐法,塗藥罐法,敷薑罐法等。均留罐10~15分鍾,每日1次。
方5
【配穴】膈俞、胃俞、中脘。
【方法】單純拔罐10~15分鍾,或用閃罐法治療10~15分鍾。每日1次,3次為1個療程。
方6
【配穴】膈俞、中脘、脾俞、腎俞、氣海。
【方法】采用單純拔罐法,留罐10~20分鍾;或用閃罐法治療10~20分鍾。每日1次。
方7
【取穴】中脘、天樞、氣海、足三裏。
【方法】采用針刺後拔罐法。先用毫針做輕刺,針後拔罐,留罐15~20分鍾。或罐後再加艾灸之。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方8
【取穴】分2組:一為天柱、膈俞、脾俞、梁門,二為大杼、肝俞、三焦俞、承滿。
【方法】采用針灸拔罐法。每次選1組穴。先用溫針或毫針做輕刺激,然後拔罐,留罐15~20分鍾,罐後再用艾條灸。每日或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必須持續久治。
三、艾灸補脾胃法
艾灸法是用艾絨製成的艾炷或艾條,燒灼或熏烤體表穴位或患部,使局部產生溫熱或輕度灼痛感,以調整人體的生理機能,提高身體抵抗力,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方1
【取穴】中脘、天樞、足三裏、脾俞。
【灸法】用艾條溫和灸(或回旋灸),每次各灸10~15分鍾,每日灸1或2次,10次為1個療程。
方2
【取穴】胃俞、大腸俞、肝俞、中脘、足三裏。
【灸法】①用艾炷隔薑灸,每次取4穴(兩側交替用)各灸3~5穴,各灸5~7壯,每日灸1次,中病即止;②艾條溫和灸,每次取3~5穴,各灸10~15分鍾,每日或隔日灸1次,5次為1個療程;③用溫針灸,每次取2~4穴,各灸3壯(或10~15分鍾),每日或隔日灸1次,5次為1個療程。
方3
【取穴】胃俞、肝俞、足三裏、內關。
【灸法】①用艾炷隔薑灸,每次取4穴(兩側交替用)各灸3~5壯,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為1個療程;②用艾條溫和,灸,各灸10~15分鍾,隔日灸1次。
方4
【取穴】主穴風池、心俞、胃俞、脾俞、內關、三陰交、後溪、中脘。配穴梁門、足三裏、間使、合穀、中極。
【灸法】用艾炷隔薑(或隔餅)灸或艾和艾條溫和灸,中脘、足三裏、胃俞、脾俞穴可施用隔薑灸或隔餅灸7~15壯,其他穴位可用艾條溫和灸,各灸10~15分鍾,灸至局部皮膚潮紅、灼熱為度,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為1個療程。
方5
【取穴】中脘、神闕、內關、足三裏。
【灸法】①用艾炷無瘢痕灸,每穴灸3~5壯;其中神闕穴用食鹽填滿臍窩,上置薑片,艾炷置薑片上,點燃,灸5~7壯。每日灸1次,10次為1個療程。
②用艾炷隔薑灸,每穴灸3~5壯,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為1個療程。③用艾條溫和灸,每穴灸10~20分鍾,灸至以局部皮膚出現溫熱感為度。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為1個療程。④用溫針灸,每穴灸3壯(或10~15分鍾),每日灸1次。
方6
【取穴】胃俞、中脘、足三裏。
【灸法】①用艾炷隔薑(或附片)灸,每次灸3~5壯,每日灸1次,10次為1個療程。②用艾條溫和灸(或懸灸),每穴灸10~20分鍾,每日或隔日灸1次,10次為1個療程。③用溫針灸,每穴每次灸3壯(或10~15分鍾),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方7
【取穴】百會、脾俞、胃俞、中脘、梁門、氣海、關元、足三裏。
【灸法】①用艾炷隔薑灸,每次取3~5穴,各灸5~7壯,每日灸1次,10次為1個療程;②用艾條溫和灸,每次取3~5穴,各灸10~20分鍾,每日灸1次,10次為1個療程;③用溫針灸,每次取3~5穴,各灸3壯(或10~15分鍾),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