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望足診病
中醫經絡學認為,連接人體五髒六腑的12條經脈,有6條起止於腳上,並與腳上的66個穴位相貫通,使五髒六腑之氣通過經絡反映到足部的穴位與全息穴區。因此,望足診病能幫助我們及早發現病理變化,及早發現某些器官的不正常情況而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預防和治療。對於心髒病、腦卒中、癌症這樣的高危性疾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意義尤為重要。
如何從足色判斷疾病
下麵是從足色判斷疾病的一些知識:
1.足底
足底皮膚顏色發青:多為氣滯血淤或外傷、靜脈曲張,還有可能為腦卒中(中風)先兆或手足拘攣病等。
足底皮膚顏色發紅:為多血體質,以實熱症、炎症居多,發熱時也可出現此現象。
足底皮膚顏色蒼白:為虛寒症,尤以血液係統疾病居多,也可能為肺氣虛。
足底皮膚顏色發黑:為疼痛、瘀血,多見於脈管炎病人。起初多出現足趾發黑,即足趾皮膚或肌肉發黑症狀,輕則為深紅色,重則成紫黑色。
足底皮膚顏色發黃:則可能為肝炎、濕熱、脾病。
2.足背
足背出現青綠色:是血液循環不良的表現,表現為血黏稠度高、酸度高,血管彈性差。
足背出現咖啡色或紫紅色:應及時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仔細診斷看是否有惡性腫瘤。
足背出現血點或瘀斑:意義甚大,尤其出現在十個腳趾(即頭和額竇全息穴區)、心、腎、肝、腹腔神經叢等全息穴區,都對相應的器官有判斷價值。出血點和瘀斑顏色為暗紅色,加壓不消退,一般不高出皮膚(如高出皮膚可能為過敏性紫癜),常見於流行性腦膜炎或出血性疾病。另外,還可由顏色的不同推測是目前發病還是過去發病,一般陳舊出血點或瘀斑呈青紫色。中老年人足背瘀血一般多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有關。
如何從足趾判斷疾病
大腳趾突然增大:可能是痛風,這是關節炎的一種,通常由人體內尿酸過多引起。
尿酸通常存在於體溫較低的身體部位,而全身最涼的地方莫過於離心髒最遠的大腳趾。
40~50歲的男性、絕經後的女性更易患有痛風。
腳趾稍微下陷:有勺子形狀的壓痕是貧血的表現,這是由於沒有足夠的血紅蛋白所引起的。貧血時,趾甲的顏色和甲床都會呈現蒼白色,而且趾甲易碎,腳總是感到寒冷。內部出血(如潰瘍)或嚴重的月經不正常也可以引發貧血。疲勞是貧血的首要症狀,其他症狀包括站立時呼吸短促、頭暈或頭痛。
腳趾尖向上腫起——杵狀趾(包括手指):是肺病的慣常表現,包括肺纖維化和肺癌。心髒疾病和胃腸疾病有時也與此有關。
如何從足趾甲判斷疾病
健康人的趾甲呈粉紅色,表麵平滑,有光澤,半透明,甲根有半月形的甲弧。而身體如果有疾病出現,往往反映在腳趾甲上。
1.趾甲顏色
趾甲蒼白:可能患有貧血。
趾甲灰白:可能患有甲癬,兒童甲下有白斑或紅白相間的斑點者則為小兒蟲疾的表現。
望足診病
中醫經絡學認為,連接人體五髒六腑的12條經脈,有6條起止於腳上,並與腳上的66個穴位相貫通,使五髒六腑之氣通過經絡反映到足部的穴位與全息穴區。因此,望足診病能幫助我們及早發現病理變化,及早發現某些器官的不正常情況而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預防和治療。對於心髒病、腦卒中、癌症這樣的高危性疾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意義尤為重要。
趾甲半白半紅:可能患有腎病。
趾甲常呈青色:可能患有心血管疾病。
趾甲變黃:多見於腎病綜合征、甲狀腺功能減退、黃疸型肝炎等疾病。
趾甲變紫:往往是心肺有病的征象。
趾甲變藍或變黑:可能是由甲溝炎或服用了某些藥物造成的。
2.看趾甲形
趾甲橫貫白色條紋:要警惕糙皮病、慢性腎炎或鉛中毒;甲下出現一條或數條縱行黑線時,提示有內分泌失調、痛經、月經紊亂等。
趾甲呈湯匙型:易患結核病,同時也可能是甲癬、鉤蟲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的表現之一。
趾甲增厚:可能患有肺心病、銀屑病、麻風、梅毒、外因性瘀血等病。
趾甲扣嵌入肉或呈鉤狀:通常肝氣鬱阻,可能會有多發性神經炎、神經衰弱或脈管炎等症。
趾甲凹凸不平、薄軟、剝脫:為營養不良等慢性肝腎疾病的表現,應檢查肝腎有無慢性疾患。
趾甲動搖鬆脫:提示肝部疾病(一般拇指較明顯)。
趾甲易變形脫落:是靜脈炎的表現。
趾甲青紫透裂,直貫甲頂:常為腦卒中(中風)的先兆。
趾甲感到麻木:常為心血管疾病的表現。足趾、趾甲變形:提示頭部和牙可能有疾患。
甲下半月痕:清晰明顯說明身體內分泌良好,反之為內分泌失調,甚或有心髒病症狀。
如何從足型判斷疾病
足型診斷包括足部整體形狀和胖瘦、大小,也包括足部全息穴區和穴位,一般而言全息穴區對應形態的改變,可以反映相應髒腑組織的病變。
1.根據足型及足趾形態判斷疾病
根據足部整體形狀和胖瘦、足趾的形態,也可以判斷人體的健康狀況:腳幹瘦無華:提示失眠、精力耗損、氣血不足。
足形過大:提示體內濕氣較重或氣血回流不暢。
小趾壓無名趾:提示可能患有耳部聽覺障礙。
拇指偏斜:可能為髒腑失調。
第二趾壓迫拇指:提示可能患有偏頭痛。
腳踝水腫:提示可能有腎盂腎炎。
足跟和踝部的變化可以反映出泌尿生殖係統的疾患:凹陷多見於肝硬化、肝癌,隆起多為泌尿結石,內踝出現紫斑點可見於痛經或子宮疾病。
拇指腫脹:可能為高血脂、高血糖、高膽固醇,腫脹越結實,提示其程度越嚴重。
拇指尖端出現青紫色:為腦血管意外或失眠、神經衰弱。
第二、三趾第一關節與第二、三趾蹠骨處水腫發硬:為眼底動脈硬化或氣管炎的表現。
第四趾側蒼白、水腫:為高血壓、動脈硬化。
第五趾蹠骨關節出現雞眼:為肩部損傷。
第四、五趾下方有腳墊或硬皮:反映斜方肌疾患或肩部疾患。
拇指關節內側緣有骨突畸形,拇指外側有突起:提示患有五官科雜症。
腳部濕度變化:有小水泡反映此區域所對應的器官有疾患;腳部濕度過大可見於腎虛;腳部幹燥,連趾縫間都是幹的,說明心脾功能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