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篇 髒腑經絡先後病脈證(1 / 1)

本篇論述髒腑經絡先後病,是在《內經難經》的理論基礎上,密切結合臨床,以整體觀念為指導,對雜病的預防、病因、病機、辨證、診斷方法以及治療原則各方麵,都做了舉例說明和原則性提示,反映出髒腑經絡病理變化,是疾病發生發展的基礎,是辨證論治的核心,這對全書來說,具有綱領性的意義。

為此,我們設計了整體觀念、預防思想、病因、病機、辨證方法、診斷及治療原則諸表,對本篇原文中的舉例和提示,進行了歸納,重點在於扼要指明其指導意義。

按:歸納全篇精神,主要是辨證論治。

在預防方麵,不但提出未病先防,而且根據五行學說,具體說明人體內髒間的聯係,並證實疾病發展有一定的規律性,據此可以事先作出防止疾病傳變的有效措施,這即是臨床所應注意的預防傳變。

在病因分類是以客氣邪風為主因,以經絡髒腑分內外,認為邪氣由經絡入髒腑為內,邪氣由皮膚傳血脈為外,房室、金刃、蟲獸傷則與客氣邪風及經絡髒腑無關。後世陳無擇以外感六淫為外因,以五髒情誌傷為內因,房室金刃傷為不內外因,在立論根據上二者雖有不同,但陳無擇所論實由本條發展而來。

在病機方麵,主要從邪正兩方麵闡述,突出強調疾病的發生發展主要決定於正氣的強弱,即五髒元真通暢,人即安和,同時也舉例說明了陰陽失調和升降失常兩種病理機製。

在辨證方麵,概括提出辨別陰陽表裏寒熱虛實,同時扼要說明辨別疾病在經、在絡、在髒、在腑,為後世的八綱辨證和髒腑辨證開拓先河。

在診斷治療上,在概括提出望、聞、問、切四診方法的同時,重點強調了四診合參,提示我們重視客觀診斷以探求疾病本質,判斷預後、治療上要因病、因人、因時製宜,同時也示範說明了虛實異治、表裏緩急,新久先後、審因論治,因勢利導等治療原則。

總之,本篇以整體觀念為指導,以髒腑經絡學說為理論根據,雖然條文不多,但從預防到治療,從原則到具體,全麵而又簡明,充分體現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的特色,是為全書的總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