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到2013年初的世界,既有多極化、全球化、信息化大方向的延續和縱深發展,也飽含對改革、創新與發展轉型的熱切呼喚。種種變故、變革、變法、變局,均在持續演進的路途之中,為21世紀中國周邊第二個十年世界格局之變“埋伏”下了諸多線索。

針對挑釁,中國展開了有力、有理、有節的鬥爭,向世界傳遞出明確的外交信號——維護國家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的信念堅決不動搖;與鄰為善、睦鄰友好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決不動搖。東海與南海之波濤洶湧,體現了當今國際外交格局複雜深刻的變化。一年來中國遭遇的“島爭”考驗,看似突然,實非偶然。盡管如此,無論東南西北的周邊,還是與國際社會特別是主要大國的關係,國家友好往來和經貿合作仍然是主流,雖然安全問題仍然突顯,中國周邊一些國家還缺乏政治互信,但和平發展合作仍是中國周邊的主旋律。

新時代大幕已啟,一些關係人類未來願景的曆史性、根本性變革正在發生。曆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中華民族複興之路,是繼續深化改革開放的道路,是繼續和平融入並與世界互利共贏的道路。而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也越來越離不開中國的穩定、繁榮、創新與進步。中國現代化巨輪繼續行駛在全球化的海洋,航線更加清晰——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謀求和平的發展、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

事實已經並將繼續證明,中國的周邊安全戰略和海洋戰略是和平發展的戰略。十八大報告提出,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張在國際關係中弘揚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中國維護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並不是搞海上擴張,更不是追求海上稱霸,而是為平抑風浪,為整個地區和平、發展與繁榮做出切實貢獻。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離不開周邊國家,離不開浩瀚的藍色海洋。時代呼喚我們要態度堅定、沉著理性,抓住和創造新的戰略機遇期,與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一道,讓中國周邊成為和平周邊、合作周邊、和諧周邊,讓太平洋成為和平之海、合作之海、和諧之海。這就為穩定中國周邊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也是本書研究和撰寫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展望未來,中國周邊環境依然複雜,太平洋難免風起浪湧,但中國維護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的決心不會動搖;以鄰為伴、與鄰為善、鞏固睦鄰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的和平外交政策同樣不會動搖。一個充滿活力、繁榮富強,致力於和平與發展、永不稱霸的中國,必將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進步與穩定做出新的貢獻。

團結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贏,互利帶動發展。中國周邊的亞太國家,既要相互融合,又要麵向全球,與一切有利於亞太發展的國家和地區展開平等合作,共建和平穩定、繁榮美好的新亞太、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