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這算是想實行人種毀滅麼?高麗棒子和小日本經過戰爭,餘下的人數大約有八百萬左右,總得算來,女人、孩子多於壯年男子,若是一個女人隻生一個孩子,其時也減少不了多少吧?
毓秀挺糾結的算給康熙聽,“女人多於男人,不是也可以幾個女人嫁一個男人?這樣算來,一樣挺多的?還有,我可是聽說倭人和朝鮮女子極為柔順,挺得你們這些大男人喜歡的。”但是讓她跟康熙說,就像德軍殺猶太人那樣,把朝鮮和日本人都拍人,她也說不出口。
“秀兒,士大夫才可以納妾,連良民都隻可一夫一妻,賤籍怎可以多娶妻子?”康熙幾乎要歎息了。
“哦,對哈。”毓秀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她一碰到某些人,光生氣憤恨了,智商就成反祖趨勢,“不對,既成賤籍,豈不是可以與國人通婚?”
“秀兒……”康熙不再多言,直接摟了人躺好,被子一拉,“睡覺,萬事有你相公呢,不用多操心,隻管先把兒媳婦挑好吧。”
這個時候太多既危險又辛苦的工作,還有太多地理環境極為惡虐的地方等待開發,用自己國家的百姓,要多給錢,移民的時候還要做足思想工作,給足好處,免得發生民變。可是對待俘虜完全就不用考慮了,能管飯吃就好,其餘的隻管拿來用就好。
此時大清經過十多年的休養生息,人口已近億,卻還是沒有達到前明時的兩億人,再加上國土麵積擴大,農民擁有土地的數量也在增加,整體生活水平所有上升。說不上達到小康水平吧,最少大部分人吃飽飯還是沒有問題的。
康熙下一步該是實行溫和的政策,緩和雙房,發展農業與商業。搶來的地盤,要一點點的與大清溶和。這些事情都是要慢慢來的,甚至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實現。
國家需要一個明確的繼承人,太子該立了。
古人說,先成家再立業,在大阿哥成為太子之前,他得先娶老婆,宣告一下自己長大成立了。不過,選媳婦的問題可以很快,冊立太子的禮儀規矩什麼的可是沒有前例可言,太子該穿什麼樣的製服?用什麼樣的顏色?住什麼地方?大至出行的車馬儀仗,下至碗筷杯碟,這些都要製定的。還有,立太子之前,大阿哥要娶妻,太子妃的規製呢?
從康熙跟群臣商量立太子開始,禮部就亂成了一團,這些事情都得他們領頭拿主意呢。
內務府也急,眼看著大挑就要開始了,大阿哥已經十八,今年肯定得娶媳婦。看皇上的意思,應該是先立先太子再娶妻,這樣婚禮會比較好看。你們這些混蛋到是快點把章程定下來,有好些東西得都得現作,我們很捉急的!
朝上因太子之事,亂成一團,滿洲各家也為了太子妃一位,私下裏看別家都不順眼。皇後娘娘最近一年都招了誰家的姑娘入宮,大家都是知道的,可也因為人數足有十來個人,不大好確認到底是誰家的閨女。在名單裏的各家都憋著口氣,努力培養自己的閨女。沒在名單裏的,也很不服氣,憑什麼他家閨女入選啊?
其時,也不挺不以為然的。瓜爾佳永泰隨軍出征,剛升的官兒,奉天將軍兼內大臣。他回來聽媳婦說,最近一年,自己閨女常被皇後召見,摸著下巴有些鬱悶:“太子妃那位置不是好坐的,咱閨女犯不著去受那份罪。”
其妻葉赫那拉氏咬了咬唇:“能被皇後看中,這也是咱們一家子的榮耀,與你和兒子們將來的前程也好。”
永泰眼睛一瞪,大聲道:“我和我兒子的前程由我們自己去掙,有多大能耐做多大的官兒,靠女人算什麼本事!去把閨女叫來,我囑咐她兩句。”
葉赫那拉氏猶疑不定的看了他一眼:“你要跟靜兒說什麼?”這人可別教閨女做些不著調的事,那樣她非咬死他不可。
“放心吧,都被皇後娘娘看了一年,再想做什麼也晚了。”永泰很是婉惜的說。
葉赫那拉氏一想也是,她笑眯眯的道:“不是看了一年,算起來有兩年多。”
一說這個,永泰更是肝疼,真催促媳婦:“快去快去。”
沒一會兒,瓜爾佳靜涵帶著丫頭過來了。小姑娘早已不是三年前剛入京時的黑炭模樣,柳眉杏眼,肌膚雪白,一言一笑透鮮活,一看就是個惹人喜歡的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