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被美國人打倒的傳奇首相田中角榮——洛克希德公司跨國行賄案(1)(2 / 3)

不久,田中角榮迎來了人生第一次危機。東京地方檢察廳發現田中角榮涉嫌收受煤老板100萬日元賄賂,並按其請托在國會討論有利於煤礦職工的《臨時煤礦管理法》時采取反對立場。田中被檢方逮捕並告上法庭,他也被迫辭任國會議員。東京地方法院一審判決他有罪,田中不服上訴,二審宣告其無罪。就在田中被拘留期間,因為和田中角榮有“私人感情”的新潟縣選民們對其不離不棄,仍然將票投給了這個一審被判有罪的候選人。田中得票比1948年第一次當選的時候還多了3500張。初嚐建立私人感情、利益關係好處的田中角榮,牢牢記住了家鄉人對自己的“恩惠”和“忠誠”,對家鄉來的“請願團”幾乎是有求必應。即使在當選首相後,他也堅持每天早起接見形形色色的“老鄉”,傾聽他們的訴求,命令自己100多個秘書記錄下他們的要求和願望,拿著自己的名片去為他們推薦工作、協調解決困難……在他的“回報下”,新潟縣擁有了兩條直通東京的高速公路,還有一條高速鐵路橫穿全境,中央政府投入到新潟縣的公共費用一度是日本最高的。

作為曾經的建築商,田中角榮對於國土開發、住宅建設和交通路網建設方麵的立法工作非常熱心。其先後帶頭提議製定了《國土綜合開發法》、《電力發展促進法》和《公營住宅》、《耐火建築促進法》、《道路法》、《關於道路整備費的財源等的臨時措施法》、《日本道路公團法》、《高速汽車國道法》等法律。有人計算過,在擔任議員的最初8年時間裏,他參與提出的法案總共達到26項之多。終其一生,田中角榮親自提出的法案共有46項,其中獲得通過的33個。當被問及為何對立法如此有“興趣”時,田中本人表示,這是為了“吸取各階層國民的利益要求,並在將此充分過濾的基礎上,找出全體國民的利益要求,並親手通過立法,昭示政治和政策的方向”。

但也有人認為,田中角榮實際是通過行業立法搞“利益誘導型”政治,把那些支持自己的資本家的利益,以國民能夠接收的方式加以包裝並通過立法形式固定下來。作為“對價”,這些資本家向田中角榮“捐獻”了大量的政治資金。日本國會眾議院議員管理委員會原委員長奧田敬和認為,田中政治就是“聖誕老人式的政治”。連他的女兒田中真紀子1996年10月8日從新瀉五區出馬競選議員時也公開表示:自己不會走父親那種“利益誘導型”政治的道路。

在筆者看來,所謂的“利益誘導型”政治,既是“老家人選我,我就給老家修路修橋蓋學校”的鄉土主義,又包含有為某些行業代言(官商勾結)的味道。在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整體趨向去意識形態化的背景下,田中角榮作為一位政治家,肯定要代表自己家鄉的百姓(鐵杆票箱)和那些建築、交通行業的從業商人(政治獻金來源),否則政治生命就危險了。類似的事情所有的日本政治家都在做,田中角榮是新潟縣的,中曾根康弘是群馬縣的,竹下登是島根縣的,哪個縣不曾得益於這些政治家,又不曾投桃報李地變成他們的鐵杆票箱?之所以田中突出,隻是因為他在這個方麵做得比別人要更“直白”、更“大膽”一些。其實,田中之所以將“利益誘導型”政治玩到爐火純青、前無古人,和他自己的出身、經曆有很大的關係:

一是沒有家族資源可以利用。日本政治世襲家族色彩濃厚,這個不用證明,看看日本首相和議員的結構就知道了。“一門倆首相”的,既有“父子倆”的福田赳夫和福田康夫,又有“祖孫倆”的鳩山一郎和鳩山由紀夫,還有“外祖孫倆”的吉田茂和麻生太郎、岸信介和安倍晉三。2008年麻生太郎當首相的時候,參眾兩院的世襲議員比例超過了43%,麻生內閣包括麻生太郎本人在內總共18人,非“世襲”的僅3人,世襲率竟然達到了83.33%。即使是隨後在選舉中打敗自民黨的領軍人物鳩山由紀夫,本人也是世家出身,其祖父是自由黨、民主黨和自民黨的創始人鳩山一郎,其父是著名政治家,其外祖父是知名輪胎企業普利司通的創始人。有學者認為,這是因為日本戰後民主化並不充分,導致那些戰前的政治家和豪門出身的人在從政時擁有很多的優勢。門生故舊等資源是田中角榮這樣出身底層的政治家所難以企及的。二是沒有戰友資源可以利用。田中角榮從軍時間很短,據說也沒有真正上過戰場,不可能像中曾根康弘靠“海軍人脈”、岸信介靠“滿洲人脈”那樣組織起一幫支持自己的力量來。中曾根康弘自己就曾經吹噓:“日本海軍雖然因戰敗而解體,但戰後各界的領導人中多是海軍出身,昭和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1970—1980年左右),事務次官(各部副部長)會議的成員中,大概有50%的人曾經在海軍服過兩年役。我擔任總理後……也都靠了各省廳服過兩年現役的(海軍)幹部們的大力支持。”

三是沒有同學資源可以利用。眾所周知,東京大學在日本政界影響很大,號稱“東大閥”。據統計,在1980年度“國家公務員考試”錄取的1059名人員中,東京大學出身者為519名,接近總數的50%;在359名國會議員中,出身東京大學者為206名,占總數的53%。近年來情況逐漸有所好轉,但是東大一枝獨秀的局麵仍然沒有改變,2008年日本通過中央一級“國家公務員考試”的總共1303人,其中東大畢業生417人,比第二名京都大學的161人多了一倍多。岸信介就是東大的前身東京帝國大學畢業的。田中角榮則不然,他是中央工學校的畢業生,而且還是讀的該校夜校,估計在建築工地打架招呼兩個師兄弟沒問題,但想在國會裏麵找一個同學,門兒也沒有。

作為一個曾經的成功商人,毫無憑借的田中角榮,除了依靠手中的經濟實力,還有其他脫穎而出的渠道嗎?當他獲得了成功以後,會不想進一步擴大自己的經濟實力嗎?“利益誘導型”政治實在是體製安排下田中角榮作為一名資產階級政治家博出位的最佳選擇吧。

三、青年閣員、能力出眾、“政績”斐然

從拘留所裏麵出來後,田中角榮又擔任了眾議院商工委員會委員長、郵政大臣、自民黨政調會長、大藏大臣、自民黨幹事長、通產大臣等職務,其在籌措資金、製定選舉策略,與選民打成一片等方麵所表現出來的才能,令黨內大佬也另眼相看。

1957年,年僅39歲的田中角榮出任岸信介內閣的郵政大臣。日本的郵政大臣不僅管理郵政部門,還管著電視廣播,算是實權部門。作為日本曆史上最年輕的“部委‘一把手’”,田中角榮可算是銳意創新,敢做敢當。特別是在鎮壓工運方麵,他一手硬一手軟,獲得了日本保守政治力量的好評:硬的一手,田中上任第一天就摘掉了郵政工會“全遞”掛在郵政省門口的招牌,後來又處分了1/10的工會會員;軟的一手,田中首開大臣親自會見工會代表的先河,還自己動手給日本郵政係統全體員工寫信做說服工作。“全遞”在與田中角榮的較量中,基本可以說是完敗。但另一方麵田中角榮在任郵政大臣期間,也準確把握住時代潮流,一口氣批準了43個電視台、站,對日本電視及相關產業的發展,產生了不可估量的積極影響。

池田內閣成立後,田中角榮不再擔任內閣大臣職務,轉而專心自民黨黨內事務,擔任了自民黨三巨頭之一的“政務調查會長”。在此期間,田中角榮成功地解決了日本醫師協會威脅罷工事件。當時任日本醫師協會會長的武見太郎本人是主治醫師、社會知名人士,同吉田茂有姻親關係,並與許多大政治家過往甚密。憑著這樣一種背景,武見太郎經常越過主管省廳(厚生省)與執政的自民黨直接交涉,厚生省的官僚為此對醫師協會意見極大。田中角榮在這次交涉過程中,不卑不亢、據理力爭,將談判一直持續到醫師協會威脅罷工的前一天,最後關頭田中才拿出自己擬訂的方案替代了厚生省提出的方案,既沒有激化與醫師協會的矛盾,又成功地維護了自己在官僚心目中的形象。

1962年7月開始,田中角榮獲任日本內閣中最重要部門之一——大藏省的“一把手”。作為一個高小畢業生,田中能不能鎮住大藏省這幫高才生,並帶領他們作出一番事業呢?當時的輿論普遍抱有疑問。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的父親鳩山威一郎那個時候就是大藏省的一名官僚,由於他家世比較好,又是東京大學前身東京帝國大學的高才生,所以一幫子東大畢業的大藏省官僚就經常去他家聚會喝酒。鳩山由紀夫的哥哥鳩山邦夫親耳聽到這些人議論:“他(角榮)隻有小學文化水平,竟來做我們省的大臣,簡直讓人不能容忍!”然而沒過幾個月,這些人都成了角榮的“信徒”。當時還是中學生的鳩山邦夫親眼目睹這種變化,對田中角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學畢業後,家世淵源深厚的鳩山邦夫立誌要成為田中角榮的秘書,經曆了三個月的等待,田中角榮才答應了他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