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麵朝大海,春暖花開 收禮、送禮的人情關係學/
每到過節,我總是後知後覺,但卻是很歡喜。自己總會感慨時間過得太快,感慨原來讓人快樂的理由竟也如此簡單。
有幾個朋友開始找我討論送禮物的問題,比如給女朋友送什麼禮物啊,或者突然問我今年流行什麼顏色啊等。言語之間煩惱無數,送禮絕對是件相當讓人煩惱的事。但我覺得作為禮物的接收方,也是充滿了煩惱。所以每當嗅覺靈敏的我嗅到有誰要在某個節日送我什麼禮物時,我總是會側麵告訴對方說,我覺得送禮和收禮都是件麻煩的事情。將自己的觀點細細一講,屏幕對麵的朋友大多會讚同我的說法。
收禮最美好的狀態就是收到自己正好需要的東西,這實在是件很難得的事,因為要對禮物完全滿意,包含很多要求得到了滿足:物品類別、顏色、型號、送禮的人。這如果不是你提前告之或暗示了人家,絕對很難有人完全猜中的吧。這就是收禮、送禮能達到的最理想狀態。
我不是很熱衷於這事,總覺得麻煩,但內心又有期盼,總處於矛盾狀態之中。除此之外,收了朋友的禮,也得再贈回禮,不得不考慮要怎麼把那份情誼回贈出去,收禮的快樂將很快被送禮的煩惱所取代,最終將自己的興致消磨掉。
有時,收到的禮物不是自己需要的,那就真的是件很頭疼的事。因為是朋友送的,要表示感謝,要裝得特別開心,與此同時心底在為朋友感覺不值:花費了錢,卻沒有買到合適的禮物,勞神又傷心……但臉上還是自然地露出毫無任何破綻的完美笑容,說些言不由衷但盡量表現得很真誠的話:太美啦,太漂亮啦!上次我就看上了,一直都沒有出手,收到這個禮物實在是太好啦……此處省略廢話若幹。寒暄之完,拿回家去,扔在角落裏,又怕對送禮的朋友太失禮,於是沒有頭緒地將其放在一個無法理解的位置,幸好我不是強迫症,不然絕對會因為找不到合適的位置而犯強迫症。我有時也會神經大條,將禮物隨便放在一個地方,等著它自生自滅。最頭疼的就是突然某一天有另外的人會說想要那個東西,且知道我有一個閑置的,我就會如坐針氈,究竟是送還是不送呢?送的話是不是太對不起把這東西送給自己的朋友了?不送的話是不是又太浪費資源對不起禮物本身了呢?這都是難解的題。
最後的最後,還是要麵對同一件事——禮尚往來,你不得不要走入“送什麼禮回贈他”的無盡深淵。除非自己認識的朋友都是錢多又大方的可愛土豪,完全不需要你去維係,送你的都是你平常完全買不起的高級貨,那就不用糾結,不用斟酌。回禮的時候,也比較簡單,知道對方什麼都不缺,所以回禮也就會好選擇。
不過我的這些個想法似乎有些偏激,但在現實中確實是遇到了那樣的問題,不然送禮、收禮確實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收禮物時那短暫的神秘感和發自內心的愉悅感,是每個人都無法忽略不計的。但我還是真心地覺得能把收禮、送禮這件事處理得恰到好處的人,都是情商很高的人。
送禮這件事有時在浪漫與浪費之間隻有一線之隔,如果得了收禮人的心那就是浪漫,如果不得收禮人的心那就是浪費。
其實,節日就是給自己一個尋找快樂的機會,收禮送禮無所謂糾結,隻要能表達自己的心意,隻要能收到別人的心意,本身就是件值得高興的事,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