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的生命力就在於能及時回答時代提出的重大問題。科學發展觀之所以能很快得到全黨全國人民的認同,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讚揚和關注,就是因為她堅持了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敢於麵對現實,直接回答當代國際經濟政治文化發展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關鍵問題;公開表明我們黨對發展問題、社會問題、農村問題、道德問題、創新問題、黨建問題、國際問題的新認識,深刻揭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規律。從理論的角度看,既繼承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又結合了新世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成果。因此,係統研究科學發展觀,把握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規律,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無論是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還是對於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大事。這對於深化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認識,對於推進社會主義普遍規律和特殊道路問題的研究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
科學發展觀來源於實踐,又是指導我們發展實踐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正如胡錦濤同誌指出的:“科學發展觀既是我們經濟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也是解決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諸多矛盾和問題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因為科學發展觀明確回答了關於發展的基本問題,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根本;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發展不隻是為幾個數字,發展裏要有人,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人的全麵發展,發展的成果要為人民群眾所享受;發展的要求是全麵、協調和可持續,而不是片麵的、畸形的和不顧子孫後代的掠奪式發展;發展的根本途徑是實現“五個統籌”,即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這些戰略思想既豐富了我們多年的實踐經驗,又為我們今後的發展實踐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原則,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今天,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客觀上要求我們必須把對科學發展觀的研究提高到一個新水平,這也是本書研究的出發點。但由於受主客觀條件的限製,這本書還很不成熟,許多方麵的研究還有待深化,敬請專家學者批評指正,以便再作修改。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參考了同行專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大量的文獻資料,在此表示誠摯的謝意!
劉亞軍
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