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間往上,過滾滾雲海,再經萬道雷霆,破霓虹金光而上,凡目光所至,日月並行而不墜,東來西去廣照四方,有神龍出於雲海,百丈身軀半露半藏,濁氣下浮不見而清氣扶搖直上,經四王天,羅浮天,兜率天至三清天,總計高度十萬八千餘裏,此乃世間之上居,天人之仙境,世人隻可遐想,不能窺視
惟有人間武夫,佛道,聖賢至長生境,而後如鯉魚躍龍門可化龍,攜羽化而遨遊以登仙,享萬載長生之道果,世人追求之極樂莫過於此
眾天眾將於此等四天,分境界而坐觀人間氣運,享下界萬家之香火,行王朝治亂之大事
春秋有時,仙人無歲
世間常言宇宙者,曰上下四方為宇,古往今來為宙,此地乃天下之極高者
兜率天,西極勾陳大帝與北極紫薇大帝坐於一旁
此地乃是天上四禦,北極紫薇宮中,周圍有北鬥星將守護,斷無任何仙人可以偷聽
紫薇大帝不經意的皺了一下眉頭,思索了片刻,才緩緩開口
“這次長生做的過分了,大夏立國之初便得到太多的仙人幫助,世間王朝自有定數,縱然是四禦也不得”
“慎言”
勾陳大帝阻止了紫薇大帝想要說出來的話
紫薇大帝有些不理解大哥的做法“你我本是天人,乃眾星拱衛而出,與他等凡人羽化飛升不同,何須顧及什麼”
勾陳大帝看著這個一母同胞的弟弟,往下指著滾滾雲層下方的人間“人間事自有人間決斷,人間恩怨人間了結,我們也是仙人,既然他們關注的是人間,那便人間吧”
說完手指一點,自西極勾陳宮中,一道絢麗的白色光芒從宮中飛出,順著手指的方向,穿過雲海降入下界消失不見
自古多是人間飛升天界的仙人,未見天界之物轉而墜入下界。人間入上界是仙,乃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仙界墜人間為凡,一身道果,一朝消散
紫薇大帝的表情有些詫異,隻是看見大哥不曾顯露什麼,便也安靜下來,他定有解釋
勾陳看著墜入下界的白光“他與此地有緣”
話已至此,此間二人不在言語
自三皇治世,五帝定倫,王朝才開始在而今這片被稱為中州的地方建立起來,不過這隻是中州人自己的叫法,西域人叫它中土,北邊韃靼人稱呼中州為南朝,南洋人稱之為上國
大漢朝曾有位儒家的大宗師,遍讀儒藏道經,修習百家學術之後,終於在前代儒家聖賢的基礎上提出來了“天人感應”,此後世間王朝的一切便與頂頭的天有了剪不斷的各種關係,皇帝稱為天子,聖旨之上開頭也是“皇天後土,時所共鑒”就連傳國玉璽上刻的也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天子不德,上天便會降下災禍
比如今天,對於大夏來說,或者對於太宗皇帝本人來說,就不是個好時候,因為上天發怒了,站在瓊樓之上的太宗皇帝看著遠處從天空橫掃而過的彗星,一臉鐵青,他不用思考,便可以想象的出宮中記錄起居注的史官此時會在《起居注》上記錄下,某年某月某日,天子無德,上天震怒,降災星於大夏
每個王朝的皇帝都知道世上沒有千年的皇朝,即是說文治武功最偉大的皇帝,也不敢,但是世上可以有千年的史書啊!
太宗皇帝想到這裏有些惱怒,也有些委屈,自認登基以來也是四海升平,怎麼就出了這樣的事情,難道是上天對當年“雪宴”事件的警示?而今一份罪己詔怕是免不了了,揮手叫來身後的太監,想了想開口
“去,把鏡像司司正叫來,另外宣首輔顏推之,今夜回承乾宮過夜,跟皇後說一聲,不去甘露殿”
太監轉身退下,太宗皇帝長歎一口氣,轉身對著身後記載《起居注》的史官說“趙先生,今晚這個彗星能不能不記”
與皇帝錯著一個身子,被稱為趙先生的男子,留著一個山羊長胡,臉型如同刀子刻印的線條一般硬朗,表情肅穆,一手著筆,一手拿著《大夏太宗皇帝起居注》抬頭看了一眼眼巴巴看著自己的太宗皇帝
“不能”
語氣鏗鏘有力,太宗皇帝有些失望,這也是自己意料之中的事情,不過對於關乎自己千古聖名的事情,似乎好想討價還價一下,“你看此地無人,你我不說,欽天監下令封口,便無人知曉,如何不能”
“陛下玩笑,此事天知地知,你已知曉我已知曉,便是算上欽天監也已經知道了,如何能說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