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獨當一麵
[釋義]當:擔當,承擔。指能單獨承擔或處理一方麵的工作。形容有經驗和能力。
[出處]漢·班固《漢書·張良傳》
[同義]勝任愉快 當行出色
[反義]綆短汲深
[例句]劉科長病了,王強便獨當一麵,帶領其他工,出色完成了這個項目的開發。
[故事]秦末,秦二世昏庸無道,橫征暴斂,使全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的暴行,導致了大規模農民起義,終於使秦朝滅亡了。
秦滅後,劉邦率領的漢軍與項羽率領的楚軍,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楚漢戰爭。一次,漢王劉邦趁項羽率領大軍攻打齊王田榮時,率軍東進,攻下了項羽的大本營彭城。
項羽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生氣,立刻親自率軍去救援彭城。在戰鬥中,漢軍大敗,死傷慘重,劉邦被迫逃到下邑。在休整時,劉邦對張良說: “這次戰鬥,我軍損失很大,士兵的士氣也十分低落。現在隻要有人能幫我出這口氣,打敗項羽。我願意把函穀關以東的土地拿出來封賞他,你覺得怎麼樣?”
張良回答說: “您說的有理,我以為當今天下有三個人能助您打敗項羽,第一個是九江王鯨布,他雖為楚國將領,卻與項羽不睦;第二個是大將彭越,他手下有一萬多人,不久前才公開反對項羽。這二個人。您可以派人去和他們聯絡,爭取把他們拉攏過來。另外,在您手下的將領中,隻有韓信能承擔獨當一麵的責任。如果您能把關東的土地封賞給他們三個,我相信他們一定會盡心竭力地幫助您,去攻打項羽,那時項羽就必然會失敗。”
劉邦采用了張良的建議,一方麵派人去聯係鯨布、彭越:另一方麵重用手下大將韓信,派他去黃河以北的地區開辟戰場,不久又封他為齊王,使韓信的鬥誌和勇力大大i曾強了。後來,韓信果然沒讓劉邦失望,連著為劉邦打了好多次勝仗,大大挫傷了項羽軍隊的銳氣。
這些都為劉邦日後打敗項羽,贏得天下奠定了基礎。
)8.對牛彈琴
[釋義]比喻對不懂的人講道理,對外行人講內行話。有看不起對方,白費口舌的意思,也用以諷刺說話的人不看對象。
[出處]南朝·梁·僧花《弘明集》
[同義]問道於盲 徒勞無益
[例句]對大字不識幾個的文盲講文學創作,簡直就是對牛彈琴。
[故事]東漢末年,有個叫牟融的學者,他對佛經有很深的研究。但是當他給儒家學者宣講佛義時,卻總是用儒家的《論語》、《尚書》等經典來闡述道理,而不是直接用佛經來回答。儒家學者對他的這種做法表示異議,而牟融卻心平氣和地回答道:
“我知道你們都熟悉儒家經典,而對佛經是陌生的,如果我引用佛經來給你們作解釋的話,不就等於白講了嗎?”
接著,牟融向他們講了“對牛彈琴”的故事,進一步表明自己的觀點。
古代有一位大音樂家叫公明儀,他對音樂有很高的造詣,彈得一手好琴,優美的琴聲常使人如臨其境。
有一天,風和日麗,他漫步郊野,隻見在一片蔥綠的草地上有一頭牛正在低頭吃草,這清靜怡人的氛圍激起了音樂家為牛彈奏一曲的欲望。
他首先彈奏了一曲高深的“清角之操”,盡管他彈得非常認真,琴聲也優美校了,可是那牛卻依然如故,隻顧低頭吃草,根本不理會這悠揚的琴聲。
公明儀先是很生氣,但當他靜靜觀察思考後,明白了那牛並不是聽不見琴聲,而實在是不懂得曲調高雅的“清角之撮”。
於是,公明儀重彈了一曲通俗的樂曲,那牛聽到好像蚊子、牛蠅、小牛叫聲的琴聲後,停止了吃草,豎起耳朵,好像在很專心地聽著。
牟融講完故事,接著說:
“我用儒家經典來解釋佛義,也正是這個道理。”
儒家學者聽了,完全信服了。
)9.多行不義必自斃
[釋義]不義:違背道義的事情。指多幹壞事,必然自取滅亡。
[出處]春幣火·左丘明《左傳·隱公元年》
[例句]看著吧,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幾個欺行霸市的家夥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故事]春秋初期,鄭國國君鄭武公的夫人薑氏生了兩個兒子。大的叫寤生,小的叫共叔段。因為寤生長得醜陋,所以薑氏不喜歡寤生,共叔段長得伶俐可愛,甚討薑氏喜歡。薑氏因為十分寵愛共叔段,就常在鄭武公麵前說共叔段的好話,想博得鄭武公的信任,把王位傳給小兒子共叔段。但鄭武公是個賢明的君主,他堅持要把王位傳給長子寤生,所以一直沒有答應薑氏的請求。
鄭武公死後,寤生繼承君位,就是曆史上的鄭莊公。他的母親薑氏怕小兒子共叔段受到排擠,就要求莊公把製邑封給共叔段,鄭莊公沒有答應。薑氏又要求把京城封給共叔段,因為這一要求超出了當時的禮製規格,鄭莊公還是不願意。薑氏一再請求,鄭莊公是個孝順的君主,便隻好答應把京城封給弟弟共叔段作為領地。
共叔段倚仗著母親的權勢,到了京城後,全然不顧下屬的反又寸,也不把鄭莊公放在眼裏,他暗自招兵買馬,屯草積糧,並且拒絕向朝廷上交稅金,並私自鑄造錢幣,準備時機成熟時,發動叛亂。
消息傳到國都,大臣們紛紛上奏鄭莊公,請鄭莊公定奪。重臣祭仲對鄭莊公說: “此等小人,應發兵討伐,以免留下後患。”
鄭莊公不慌不忙地答道: “壞事做得太多了,到了一定時候,自己就會滅亡,你們等著吧!”果然,共叔段趁鄭莊公去洛陽見周天子的機會,由母親薑氏作內應,發動叛亂。但鄭莊公早有準備,早令將領率軍埋伏在城裏,把叛軍殺得落花流水。叛亂被平定,共叔段羞於見鄭莊公,舉劍自刎了。薑氏也很羞愧,自己搬出了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