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金光明微妙經典,種種利益,種種增長菩薩善根,滅諸業障。善男子,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隨在何處,為人講說是金光明微妙經典,於其國土皆獲四種福利善根,雲何為四:一者國王無病離諸災厄;二者壽命長遠無有障礙;三者無諸怨敵,兵眾勇健;四者安蟪豐樂正法流通。何以故?如是人王常為釋梵四王藥叉之眾,共守護故。
《最淨地陀羅尼品第六》主要講述諸菩提與菩提心、十因、十三摩地、十波羅蜜,同時強調誦持陀羅尼咒的重要性,可使種種災難消除,利益無窮。此品結尾再一次強調《金光明最勝王經》的護世護法的思想:
爾時大眾,俱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蕁,若所在處,講宣讀誦此金光明最勝王經,我等大眾皆悉往彼,為作聽眾。是說法師,令得利益安樂,無障身意泰然,我等皆當盡心供養,亦令聽眾安穗快樂,所住國土,無諸怨賊恐怖惡難饑饉.之苦,人民熾盛。
《蓮花喻讚品第七》再一次強調了行懺悔法的重要性,《金勝陀羅尼品第八》旨在表明此陀羅尼咒能消除一切災障的無邊法力,《重顯空性品第九》闡釋“空性”的理論。《依空滿願品第十》的品尾再一次表達了對供養、流通、誦持《金光明最勝王經》而可以得到眾神王護持的思想,意在強調護法與弘法。
《四天王觀察人天品第十一》說若有《金光明最勝王經》流通讀誦並供養之地,四天王必將隨時護持,使得消除一切災難。同時又強調要“以法化世”,要求國王請聽法師講說此法,供養法師,如是“我等四王皆共一心護是人王及國人民,令離災患常得安穩。”有著強烈的護世護法思想。
《四天王護國品第十二》是《金光明最勝王經》諸品中集中講述該經主要思想即護世護法主旨的一品,著重闡述四天王等神王怎樣對金光明最勝王經在人王即國王及其眾眷屬、人民中若有流通誦持供養時而進行種種護持和所得利益功德種種:
爾時世尊聞四天王恭敬供養金光明經,及能捅護諸持經者,讚言……若有人王,恭敬供養此金光明最勝經典,汝等應當勤加護守,令得安穗……汝等四王及餘天眾並諸藥叉與W蘇羅,共鬥戰時常得勝利。汝等若能護持是經由經力故,能除眾苦怨域饑僅及諸疾疫。是故汝等若見四眾受持讀誦此經王者,亦應勤心共加守護,為除衰惱施與安樂。
爾時四天王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此金光明最勝經王,於未來世,若有國土城邑聚落山林曠野,隨所至處,流布之時。若彼國土,於此經典,至心聽受稱歎供養,並複供給受持是經,四部之眾,深心捅護,令離衰惱。以是因緣,我護彼王及諸人眾,皆令安穩遠離憂苦,增益壽命,威德俱足。世尊,若彼國土,見於四眾受持經者,恭敬守護猶如父母,一切所須,悉皆供給。我等四王常為守護,令諸有情無不蕁敬。是故我等並與無量藥叉諸神,隨此經王所流布處,潛身捅護,令無留難。亦當護念聽是經人諸國王等,除其衰患,悉令安穩,他方怨賊皆使退散。若有人王聽是經時,鄰國怨敵興如是念,當具四兵壞彼國土。世尊,以是經王威神力故,是時鄰敵更有異怨,而來侵撓於其境界,多諸災變疫病流行,時王見已,即嚴兵發向彼國俗為討罰。我等爾時當與眷屬無量無邊藥叉諸神,各自隱形作為護助,令彼怨敵自然降服,尚不敢來至其國界,複得有兵戈相罰?
可見《金光明最勝王經》包含著的強烈的護世護法,特別護國思想,其中又著力強調與戰爭有關的四天王等神王護國行為,保境安民,極其符合中國曆史上皇王將相們的想法和要求,有著強烈的現實意義。不僅如此,在經中也有對人們精神、心靈、道德品格的說教,又把人們非常重要的農本之事亦作為護世護法的重要內容之一:
若有人王,受持是經恭敬供養者,為消衰患令其安穩,亦複捅護城邑聚落,乃至怨賊悉令退散。亦令一切贍部洲內所有諸王,永無衰惱鬥爭之事。四王當知,此贍部洲八萬四千城邑聚落,八萬四千諸人王等,各於其國受諸快樂,皆得自在。所有財寶豐足受用不相侵奪,隨彼宿因而受其報,不起惡念貪求他國,鹹生少俗利樂之心,無有鬥戰係縛等苦,其土人民自生愛樂,上下和穆,猶如水乳,情相愛重,歡喜遊戲,慈悲謙讓增長善根。以是因緣,此贍部洲安穩豐樂,人民熾盛,大地沃壤,寒署調和時不乖序,日月星宿常度無虧,風雨隨時,離諸災橫;資產財寶,皆悉豐盈;心無吝鄙,常行慧施,具十善業。若人命終多生天上,增益天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