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學霸的自我修養(1 / 2)

我們的男主角,叫做斐竹。

“斐”這個字,意思是“很有文采”;而“竹”,又是四君子、歲寒三友中並存的,代表著錚錚不屈,但又虛心懷故。斐竹這個名字,是非常有氣勢、有文化底蘊的。

可是斐竹小時候並不叫斐竹,而是叫斐竹流。聽起來倒像是“非主流”。斐竹一直頭痛於這個惹眼而且蠢透了的名字,今天終於成功經過程序辦理了改名。這讓他頓時一身輕鬆,不由得吹起了口哨:

“……葫蘆娃,葫蘆娃,七個葫蘆彙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

今日是帝國建國第六百周年的紀念日,是全球人類共同的節日。斐竹雖然不屬於會真正被某個節日背後的故事或者含義吸引的人,他一向隻關心這個節日到底放多久假。他不是很高興這個紀念日的存在,因為最近有曆史學家論證了如果帝國沒有成立的話每年的假期還會多幾天。但是如果因此把這一天的假期也放棄的話,那就實在是愚蠢了。

就這樣在街上閑逛,也沒什麼不好的嘛。

可是斐竹歎了口氣,水汽凝聚成白霧緩緩散開。

很空虛。

斐竹有一個奇怪的病。說不清是基因原因還是心理隱患,無論從哪個方麵檢查都沒有發現他的身體或者心理出了什麼問題,但是這個毛病的的確確存在:他愛學習。

並不是因為步步高打火機,也不是因為小霸王遊戲機。他的“愛”並不是老師期待的好學生那種,而是近乎魔怔的執念。

斐竹曾經是個孤兒,從這個城市最出名的孤兒院裏長大。他是幸運的。正是因為這個孤兒院以及其背後慈善機構是實力雄厚的團體,在無數公眾的關注下它也不可能如同某些禽獸不如的機構一樣圈養著孤兒騙取錢財。

斐竹小時候從未受到過歧視和虐待,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存在感太弱。幼年時期,當其它小朋友賴床時,他在吃早餐;當其他小朋友洗手時,他在看書;當別的小朋友終於吃完飯時,他在看書;當別的小朋友開始做遊戲時,他在看書;當別的小朋友睡午覺時,他精力旺盛地開始進行計劃周密的體育鍛煉;下午別的小朋友繼續做遊戲,他卻開始拿著一堆稿紙開始建立數學模型。

順帶一提,就是這幼年時期,他讀的全是那種整篇整篇的專業名詞、重量按照公斤計算的大部頭。孤兒院自然是不可能有這樣的書的,斐竹是……偷偷溜出去到市圖書館去讀的。神出鬼沒,無隱無蹤,一次次將管理員嚇出一背白毛汗,足足嚇了七八年。

直到他被領養。

斐竹後來並沒有成為“神童”。與大多數“神童”小時了了大而眾人不同,斐竹幼年驚人的行為根本沒有在後來的生活中起一絲作用。許多人隻當他是小時候喜歡亂翻書,但隻有他自己才知道,他是真的看懂了那些書,但是——

就像是幼小愚昧的身軀裏寄宿著蒼老睿智的靈魂。

他讀書時理解、獲取的知識,放下就完全不見了。斐竹清晰地感覺得到,他的記憶似乎上了一把鎖。他看得見鎖的形狀、鎖的花紋,但是他沒有辦法打開。隻要一拿起書本、或者進入演算狀態,一切知識都會融會貫通,自己甚至能開創新的理論、找到新的發現;但是回歸到日常生活中,攥在手中的自己寫出的稿紙卻如同天書一般難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