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在我博士後研究報告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
2003年我從北師大曆史係博士畢業後,隨即進入本校文學院博士後流動站。在考慮研究報告選題時,我曾經迷茫了一段時間,最後決定以章門弟子為研究對象。一方麵,作為民國知識界的一個重要群體,章門弟子至今尚缺乏係統的研究,尤其是從中國近代文化轉型的角度來考察這一群體的成果更不多見。另一方麵,這個題目與我的博士論文《“整理國故”運動與中國現代學術轉型》有著密切關係,具有研究的延續性和拓展性。而且,章門弟子與北師大文學院也有極深淵源,後者今天仍被譽為章黃學派之重鎮。以此為題,自然也帶些追思前賢的意味。
在報告的撰寫過程中,我得到趙仁珪、尚學鋒、李真瑜、過常寶、李山、康震、張國風、諸葛憶兵諸位先生的悉心指點,他們在開題或出站報告會上提出了十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尤其是我的博士生導師鄭師渠教授和博士後合作導師張海明教授,更是給予了我精心的教誨和不斷的幫助。在此謹向他們致以誠摯的謝意!同時我還要向朱元春女士和朱元曙先生表示衷心感謝。他們多次提示並惠賜其祖父朱希祖的相關資料,使本書增色不少。
本書得以出版,還要特別感謝同事羅平漢教授的熱心推薦,感謝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責任編輯劉鑫先生的辛勤勞動。
今年恰逢章太炎誕辰140周年,謹以此書略表對大師的仰止之情!
盧毅
2009年1月
《民報》第三號號外發表的《〈民報〉與〈新民叢報〉辯駁之綱領》